世纪审判

剧情片英国2015

主演:马丁·弗瑞曼,安东尼·拉帕格利亚,丽贝卡·弗朗特,安迪·尼曼,尼古拉斯·伍德森,本·劳埃德-休斯,艾德·伯奇,Nathaniel Gleed

导演:保罗·安德鲁·威廉姆斯

 剧照

世纪审判 剧照 NO.1世纪审判 剧照 NO.2世纪审判 剧照 NO.3世纪审判 剧照 NO.4世纪审判 剧照 NO.5世纪审判 剧照 NO.6世纪审判 剧照 NO.13世纪审判 剧照 NO.14世纪审判 剧照 NO.15世纪审判 剧照 NO.16世纪审判 剧照 NO.17世纪审判 剧照 NO.18世纪审判 剧照 NO.19世纪审判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27

详细剧情

  该片是为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70周年而拍摄,讲述1961年对纳粹高官阿道夫·艾希曼的世纪审判电视转播。

 长篇影评

 1 )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是有责任的|观影《世纪审判》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是有责任的。

这部电影是为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70周年拍摄的,讲的是对纳粹高官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ann)的世纪审判。

电影本身拍的怎么样,暂且不说。于我,倒是对“平庸之恶”这个词儿有了更多的思考。

百度百科这么定义“平庸之恶”:

英文为The Banality of Evil,作为哲学术语,是指在意识形态机器下无思想、无责任的犯罪。

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法不责众,哄抢,中国式过马路的变种。

看完这部电影,第一个在头脑中出现的就是近来的重庆大巴车落水事件。网上讨论很多,司机、与司机争执女固然要承担最主要的责任,可面对他们的撕扯无动于衷的乘客是否也有责任呢?但凡在争执过程中,有一个人站出来阻止,这场悲剧就可以避免。

其实国人对于此类事件并不陌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是从古到今的传统。从鲁迅笔下围观行刑的鸭脖子们到面对几十个日本人,上千百姓的沉默受死,本质上都差不多。究其原因,是古代家族社会和皇权遗留下的残毒。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沉默、平庸和不作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

恐怕不能简单的给出这种二选一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你为结果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影响到了最终事件的走向,无论是多么微弱。

德国一个牧师的碑文上写着谈论纳粹党大屠杀时的一段话,至今发人深省。

“当初他们屠杀工会人士,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人士;后来他们屠杀共产党,我也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党;后来他们杀犹太人,我还是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再接下来,他们杀天主教徒,我仍然保持沉默,因为我是基督教徒。最后他们要杀我了,已经没有人为我说话了,因为能够说话的人都被他们杀光了。”

回到影片本身,在长达一个月的庭审中,导演Leo一直试图捕捉艾希曼的人性,哪怕一点点。结果令他失望。面对血腥和残忍的事实,这个侩子手看上去始终平静,表情没有一丝波澜,好像这些事儿与他无关。片刻,嘴角还显出一丝嘲笑。而且理直气壮地为自己辩解:我只是在执行上级命令,没有屠杀犹太人,当然也就没有什么愧疚感。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阿伦特,《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作者给出的答案是——Banality of Evil。

人性本来的善呢?这不禁让我们灰心丧气。片中有个镜头导演气急败坏的把文件砸到监视器前,诅骂并哀求审判席中的艾希曼,“come on, do something.”

come on do something

Leo试图引导世界思考:是什么让一个普通人变成了一个能让成百上千的孩子去送死的人。在特定环境下,任何人可能做出法西斯的行径。没错,后面一句话当头一棒,环境塑造改造人。纳粹军人放毒气砍杀犹太人的恶行和南京大屠杀中提刀的日军,没有什么两样,都是群体的癫狂。

《乌合之众》也阐述过类似道理。我们局外人看那些被传销洗脑的人,不乏博士和社会精英,然后可恨的骂句傻逼。可你能保证,在那个氛围中影响下,你不会沦陷?坦白说,我是没有什么自信的。但影片中的秃顶摄像师,边哭边斩钉截铁的回答,我不会。我对此存疑。

人性,总是最复杂最不受控最不理性的。平庸之恶的原因在于盲从,缺乏独立思考,一旦跌入恶的深渊,就很难回头。然后变得麻木,不仁。这么说,好像平庸是错。也不尽然。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对于绝大多数的我们,本就是平庸的。不走向恶的最终解决方案是我们所在的系统(环境)本身是善的。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多一点思考,而不人云亦云。

很显然,公开审判的最终目的并不是简单为了伸张正义,而是更多的以史为鉴、警醒世人,避免悲剧再次发生。我想,这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价值。

每本书都有kindle版本,欢迎到我的公众号travelswithus任意一篇文章下面留下邮箱索取所要的书名

 2 ) 上帝背后也是魔鬼,魔鬼背后也是上帝

没想到第一次标记电影竟然是这样一部从视听角度几乎没什么看点的电影。或许是因为题材太好了,拍得如何都会给人启发。

二战题材的电影视角总是会习惯性偏向弱者一方展现,反向探索纳粹失败后被审判者的思维方式,并执着于追寻暴力背后的人性和潜意识,这样的思路是很独特的。不过这条思路并不源于这部电影,而是源于这部电影内容中要表现的伟大电影人和电视人。

里奥这个角色使人印象深刻(现实中真实存在),或许是因为从他身上找到的共鸣最多。他思考,一个人是如何做到对犹太女人和孩子们开枪,然后回家拥吻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的?他原来也是和我们一样一个鼻子一个嘴巴,怎么会变成这样?这看似无聊的疑惑却最终无以解答,尤其是在法庭上放映纪录片时,被审判的人看着那些暴行,丝毫不会闪躲,眼睛微眯,嘴角上提,不是笑,大概透露着不屑。里奥的猜测一次次被推翻,他不相信一个人会不正常到如此地步,简直不能称得上是一个“人”,可事实就是如此。那些在集中营里生存过的人,他们早已坚信了“他不是人”这一点。

我们可以从无限的好中找到坏的部分,但是面对无限的坏我们何以找到好?在心里盖一座坟墓,里面埋藏着“好”,这是对“好”的自愿放弃,并且坚信这种放弃?(猜测)

人们将永远无法懂得纳粹。你不是他,所以你不懂他,当你懂得他的时候,你就成为他了。

“清洁思维”是无法想象的,因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是近乎欲望一样的存在,灭绝异类扩充己类,说是清洁其实也是黑色。看你的脚步迈向哪一边,一边是上帝,一边是魔鬼,但是别忘了上帝背后也是魔鬼,魔鬼背后也是上帝。

其实电影也就一般般啦,不过拍摄思路真的很赞!有人说反映一个纳粹小官兵不值得大动干戈,我觉得大人物小人物不重要,纳粹思想在他们中的渗透深度,无差别,而且,报道和电影所反应的东西,不必纠结这些,只要能概括一类人,就足够了。

 3 ) 西方欠一部纪念吉卜赛人被大屠杀的电影

2006年,我们就拍了《东京大审判》,可以对照着本片来看。

本片是为奥斯维辛集中营作的一次铭记,西方对于这个总是不厌其烦地拍摄影视题材来强化,避免淡忘。相比,我们的南京还应该挖掘出更深刻的东西。

影片还让人知道了阿道夫·艾希曼,相比同样叫阿道夫的希特勒,这个的知名度还不及隆美尔,但他的恶行却昭著,只在党卫队队长希姆莱之下。两个阿道夫传说都逃亡阿根廷,有人说自杀的那个只是希特勒的替身。希特勒的几个骨干,要么是因“背叛”而自杀(隆美尔),要么是战败逃亡被捉自杀,要么是被审绞刑(阿道夫·艾希曼)。

对了,很奇怪西方只重视纳粹对犹太人的残害,却忽略了被屠杀40万的罗姆人(吉卜赛人),大概只因为犹太人有自己的国家,而且犹太裔掌握了大量的财富,有话语权,可吉卜赛人散居世界各地,历史上一向被歧视是小偷骗子流民,好吃懒做,是各国的负担,但其实有不少吉卜赛人也靠自己的本事生存着。所以,我觉得西方应该拍一部吉卜赛人被屠杀的电影。

 4 ) 用影像审问人心

上个世纪60年代,一群美国电视人全世界首次全程记录了纳粹战犯Eichmann的审判。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70周年之际,BBC的英国电视人们拍了这部致敬前辈的'电视剧'。这是一个给电影电视人的故事,向影像的力量这一理想致敬的故事。这更是一段极好的警示今人的历史。

 

Milton作为制作人,关心整部纪录片的成本、收视率和收入。而作为导演的Leo更侧重影片的人文关怀,社会意义。纪录片不只是记录,更要盈利。但是在盈利之外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记录的同时它们传递了信息,增加了真实,开启了对话和反思。所以一部讲述纪录片拍摄过程的故事,不只是一个电视人电影人的故事。这个过程中,观众是不可或缺的演员。记者和观众们是选择加加林登月,古巴进攻猪猡湾,还是对纳粹战犯的审判?观众们选择什么样的节目,为什么样的电影解囊,直接决定了影像界的人们如何呈现他们的作品。所以在我们抱怨电影电视节目的水平每况日下的同时,也应当反思,我们的社会是否培养了足够的观众群,对于电视电影有高于娱乐的诉求?

 

一段影像,是给所有人的故事。它可以以一种更直观,却也更潜移默化的方式,开启一个社会对于一个难以讨论的话题的交流和反思。上个世纪60年代,世界大战的创伤尚未愈合,冷战的肃杀寒风又呼啸而过。犹太人族群之外的很多人还处在对大屠杀的真实性加以怀疑的状态。“如果我能够想象出那样的事情,我都可以去好莱坞了。”剧中一位集中营幸存者如是说。的确,当一件事太过恐怖残忍,超出了我们的理智能够接受的范围,人类的第一反应就是否定。外人觉得难以理解。受害者觉得往事不堪回首。加害者则更难以主动认识错误。面对历史实在是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是随着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越来越多地接触到那段历史,比如这场全世界播放的重要审问,慢慢地,脑子总会去想,嘴巴会开始去说,痛苦的眼泪被分享,尘封的心灵会打开。有些伤口永远不能愈合。但是这样的环境,容易让人们拥有站在一定的距离去看那段历史,去剖析的勇气。唯有这样,才能在历史被忘记以前,及时地去面对那些残酷的真实,去问那个困难的‘为什么’。 是社会共同的努力,造成了今天整个欧洲不论是学术界,媒体,还是普通群众对于历史难能可贵的自省和认识。
 

导演Leo多次被问及,为什么那么执着,一定要拍摄到Eichmann在精神上被打败的镜头,为什么一定要体现他不动于衷,冷酷无情外表下的人性?如果他就是个恶魔,我们的电视节目一样可以卖座。而且至少我们让全世界听到了犹太人们的声音。

Leo的坚持在道理上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只有体现出Eichmann潜藏的人性,观众们才能最直观地意识到,恶魔般的行为是由人做出来的。才能意识到任何一个人其实都有可能走上同样的道路。只有点出这个危险性,才能对世界真正起到警醒的左右。妖魔化他人是对自己的潜在危险的最好开脱,更是对自己实施恶性的最好辩护。或许基督教提出原罪在道德规范上也有类似的警醒作用。因为知道自己是生来的罪人,是会犯错的,所以对自己的行为更有批判能力,所以自省。而所谓良知,则首先必须源自于自知。在新加坡遇到的很多虔诚地去教堂的朋友,确实比周围很多其他人更密切地关注自己的行为和内心,更注重于让自己的心性和行动得到修养与成长。


今天,在网络的助力下,大众媒体的受众越来越广,拥有话语权直播权的个体、组织也越来越多。各种势力也充分利用着这新新拓展的力量。从散播恐怖的处决被劫持人质的视频,到教唆极端意识形态的各种网络发行物。提醒着我们,恐怖和暴力从来没有远离过人类社会。在这样的时刻,本片的主题也格外值得我们深思。公开审判的最终目的不止在于有罪者得到应有的惩罚,还在于让受害者得到应有的理解,更在于让整个社会正视罪行,反思历史,寻找罪恶的根源,以史为鉴,共同寻找这个社会向前的方向,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看片时,我不时想起我们自己的历史。身边的老人们心底压藏着的故事,欲言又止,无人诉说。满眼看着美好未来的年轻人,有几个有机会聆听,有几个愿意聆听,又有几个愿意相信?我们是不是还有时间,在这些生命随时间渐渐淡去之前,保留那些随之消失的,重要的记忆?我们是不是有机会,用这样的电视直播,让群众的目光重新汇聚到难以直面的历史,进行一场对自己心灵深处,那些潜在的危险成分的审判?我想,这或许是本片带给我们的最好的问题。
 

(题外话:非常感谢字幕组让我也有机会看到只在BBC上播的节目。谢谢你们以这种罗宾汉式的方式传递了信息。大家可以去这里:http://www.plsub.com/thread-19298-1-1.html 。小自由的美式英语说得相当地道!演技点赞。)

 5 ) “你就這麼看著 無動於衷”

“你就這麼看著 無動於衷”

無論如何特寫 觀察Eichmann的微表情,他都是一副冷靜、麻木的表情,最終也讓Leo不得不放棄,或許他們就是一群沒有人性的魔鬼

記錄的原片如Milton所說 “是為了讓以後再有人否認納粹所做的一切、猶太人所遭遇的迫害時,請他們坐下”

感謝Milton和Leo以及一眾工作人員的堅持,才能讓真相得以公諸於世,讓更多人願意傾聽證人的證言、關注這場審判

畢竟人類是善忘的啊

 6 ) 可怕的人性

之前也零零碎碎接触过纳粹迫害犹太人和集中营屠杀的信息,但总觉得比不过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看完这部电影后,我觉得还是犹太人遭受的经历更为惨痛。
整个二战期间,犹太人被屠杀了近600万人,而且是被囚禁至集中营里任人宰割,迫害手段也是各种惨无人道,犹如日军711部队的罪行。
有一点值得探究的是,犹太人被纳粹迫害、屠杀的具体细节和真相在二战后却并不为世界所众知,集中营的幸存者们之后也没有在世界舞台上控诉纳粹的罪行、哭诉自己的遭遇。高晓松他的一期节目中将这种现象归因为犹太人不想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反感,所以没有犹太人站出来要求一个说法。电影中也说集中营的幸存者们甚至抱有着罪恶的协助者的心理而不愿站出来。直至发生了电影所记录的这起电视直播公开审判的事情,全世界的人们,主要是西方世界的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集中营里发生的屠杀的血腥和惨无人道,二战中犹太人的境遇才被广泛知晓和同情。
这起审判在西方世界里被称为是“世纪审判”,而不是对中国人民来说更为熟知的东京审判。对比之后就可以发现,这起审判中公诉方不仅提供了大量的人证还有许多影像资料,准备充分,而反观东京审判中中国表现,却差强人意,抱有着“胜者为王,败者寇”的旧思想,对审判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没有准备充分的证据,使得有些战犯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

 短评

单从电影的角度只有三星。只是再次记录当年记录庭审艾希曼的历史。

6分钟前
  • 九命猫@victor-eyes
  • 推荐

加加林在登月,猪猡湾在激战,你们-我们为何且何以关注一个叫做艾希曼的人!?

10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推荐

那些来自集中营的真实镜头虽然没有颜色,却血腥到刺眼,恐怖到让人无法直视。在Leo挖掘艾希曼人性失败而濒临崩溃时,那位奥斯维辛幸存下来的酒店女老板对Leo说,你做的事情很重要,谢谢你。这一刻反而最打动我。与对话尼克松不同,当艾希曼被击溃的那一刻影片表现的有些平淡

15分钟前
  • 19431818
  • 还行

CCTV6电影频道正在首播从来没有在国内各地电影院播放过的这部北爱尔兰大不列颠王国出品的故事片,本片是由CCTV6电影频道与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下属的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译制的!

19分钟前
  • gaoxing
  • 还行

我只能当成文献史料片看,二战中屠杀犹太人的那些令人震撼的影像资料,历史这个东西。

21分钟前
  • 無邊無際
  • 推荐

23.4.3奥斯维辛集中营原没有南京大屠杀残忍!为什么这种罪恶之人的审判如此复杂!该死!

25分钟前
  • 🤔 Spencer玄子
  • 推荐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跨年夜我要看这个电影......天呐......影片本身中规中矩,但是蕴含意义非凡。切入点也十分可取,少了些煽情,多了些客观理性思考,尤其是导演角度。所以是多给半星,三星半,推荐一看。

27分钟前
  • 牧三洵
  • 还行

又一部描写艾希曼审判的影片,由BBC拍摄,从当时电视纪录的角度切入,其中加入了很多当时审判的纪录片,让影片有着历史感。

31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推荐

恶魔的样子是什么样的?一部关于直面恶魔审判的纪录片的电影,由恶魔本人大量出镜扮演恶魔。艾希曼在耶路撒冷。“政治不是幼儿园,在政治上服从就等于支持。”——汉娜·阿伦特

36分钟前
  • 壞壞噠貓先森
  • 推荐

BBC一定在PS:如果你們的boss是我,那愛怎麼拍就怎麼拍,哪用管audience,rating這些東西!// 那些atrocities看着都快要得PTSD了,親身經歷過的感受更是無法想像。。// Hurwitz因為Eichmann沒crack就要quit會不會太不專業啊。。//Jews是很慘沒錯,但並不能justify他們對待Palestinians的方式。。

39分钟前
  • sarah🇺🇦
  • 还行

今年是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70周年。年复一年,人类仍有必要不断回顾,以此告诫自己不要作恶,因为那样的罪孽真的发生过。

40分钟前
  • 昀在
  • 力荐

影片基本上是为当年报道审判艾希曼的纪录片制作公司做了一次情景再现,复古风不错,基调偏冷,但是不喜欢这种没情节就来一段抒情的设定,而且马丁的表演太用力看着非常容易出戏。

41分钟前
  • 老泰瑞
  • 还行

虽然这片子用很多篇幅描写了导演leo的挣扎崩溃,但正是milton的坚韧不拔不为个人情绪所妨碍不企图去寻找人性的看似冷酷的选择成就了这场转播,让大屠杀的真相和细节为世人所知。martin用克制内敛的表演很好地诠释了这个角色,很多场景都可圈可点。

43分钟前
  • sofie99
  • 力荐

《夜与雾》再一次触碰人性之最黑暗。以电视转播为第一视角。Only in proportion as publicity has place can any of the checks applicable to judicial justice operate. Where there is no publicity, there is no justice.Publicity is the very soul of justic

45分钟前
  • 推荐

电影没有将“世纪审判”应有的震撼表现出来,更像是一个强迫症导演和一个碎嘴制片人的肥皂剧,虽然片中加入了一些有关二战纳粹残忍暴行的真实纪录片段,但总体来说拍得很一般···

50分钟前
  • 二佳
  • 较差

马丁演严肃角色,还是不错的。。。但是还是觉得他在卖萌。。。哈哈哈!

54分钟前
  • Leah
  • 推荐

全片的气氛非常的沉重,加上穿插了一些真实的影像片段,整体具有极强的冲击力和厚重感,不过全片有点太依赖历史影像资料了,最终还是削弱它的故事。还好全片依旧秉承了BBC一贯的高水准艺术,羽翼很丰满,条理也清晰,演员的演技更是没话说,让人重新审视了历史和战争,是一部非常有意义的片子。

58分钟前
  • Ron Chan
  • 推荐

2015.12.23这种题材,很难拍坏。本片有两大短板:一是导演镜头语言的运用有失庄重,显得轻佻而随意;二是选角不当,Anthony LaPaglia有演技但缺少感染力,Martin Freeman“耍猴戏”式的表演风格和本片内容极不协调。另外,听到Eichmann一直被念成“艾赫曼”,真是好难受啊。

1小时前
  • 小悬子
  • 还行

虽然我看本片的动力是我想在大银幕舔Freeman(擦擦口水),但是它承载了更多。我尤其中意片子选择了电视制作组这个角度来讲故事,而非直接记录审判。这样可以少点煽情,多点理性思考。

1小时前
  • 苹果碳酸水
  • 还行

如果是纪录片,很不错,如果当作传记电影,有点渣

1小时前
  • 浑浑噩噩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