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街头

剧情片香港1990

主演:梁朝伟,张学友,李子雄,任达华,甄楚倩,袁洁莹,鲍起静,吴宇森

导演:吴宇森

 剧照

喋血街头 剧照 NO.1喋血街头 剧照 NO.2喋血街头 剧照 NO.3喋血街头 剧照 NO.4喋血街头 剧照 NO.5喋血街头 剧照 NO.6喋血街头 剧照 NO.13喋血街头 剧照 NO.14喋血街头 剧照 NO.15喋血街头 剧照 NO.16喋血街头 剧照 NO.17喋血街头 剧照 NO.18喋血街头 剧照 NO.19喋血街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46

详细剧情

  细荣(李子雄饰)、阿B(梁朝伟饰),辉仔(张学友饰)在石殎尾陡置区一同成长,三人情同手足,虽然各人家境贫困,年轻的心从没有失去对将来的幻想与憧憬。阿B因要与女友小珍(袁洁莹饰)结婚,众人各出奇谋为阿B筹钱。辉仔借来高利贷途中被劫,辉仔负伤往婚礼。及后,阿B与辉仔往复仇而误杀废强,细荣众人遂到越南逃亡。其时西贡市长外弛内张,对众人来说便是炼狱,更遇上越共刺杀越南政要,细荣遂决定要拼死捞一笔钱才离开越南。细荣远亲中、法混血儿阿乐(任达华饰)是职业杀手,阿乐得悉越南恶霸梁源盛在夜总会有黄金交易,遂与一众里应外合,激战后把黄金抢走,阿B为拯救一位香港女歌星陈秀青而险丧命……  吴宇森巅峰时期的野心力作,对情与义的探讨有其深邃之处,动作场面火爆亮眼。是港片不可多得的佳作。

 长篇影评

 1 ) 这是一部如今才看得懂的电影

昨天,本来想去捧下陈凯歌的场,看部《道士下山》,但看到王宝强是主演,就觉得没大有信心了,于是豆瓣扫了眼影评。
果然,公映了一天就被砸下了及格线,其他几部正上映的片子都已经看过了,所以转而考虑要不要看看《我是路人甲》,翻到路人甲的页面,无意间发现第一篇影评竟是梁朝伟所作。
文字写的很朴实,首尾有照应,表达很真诚,一篇短文,居然横跨三十年,讲诉了自己的成长史。
从前,我个人其实对梁朝伟并没有其他影迷那么狂热,那么肯定,总觉得九十年代的他相对更好,自从被言必提及眼神之后,就被神化了,演戏的张力也不够了,人也失去了灵气。
这篇文章倒是让我又增了几分好感,喜欢上这样一个内心很细腻的人。
细数了下梁朝伟出道以来的经典之作,遥远而又难忘。
这部《喋血街头》,90年的,而我第一次看到大约也已经93年了,那个时候,我小学6年级,当时觉得很牛逼很劲爆。现在想想,那时候能看懂的除了激烈以外,大概也就是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罢了。
刚才,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重温了这部25年前的吴宇森作品(那个时候吴宇森还没变蠢),感慨良多。
每个人身边都有三五个伴随自己长大的老友,这些人也许很久没有联系了,也许已经陌路已经反目,但那些一起傻傻的,一起稚嫩的时光,却很难在脑海里抹去。
年初的时候,我建起了小学微信群,现在大部分的同学都已经联系上了,那些小时候好得快穿一条裤子的小哥们,现在都成了老爷们,有一些,关系永远定格在我们小时候的样子,彼此见到还是亲的很。而有些,真的被时间修整得异常陌生,冰冷而无趣。
喋血街头,放大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自己看,20几年前,一群小哥们坐在一起观影,没有人会觉得自己会是阿荣,要么向阿B靠拢,要么觉得自己是阿辉,人人都恨阿荣,没有一个孩子瞧得起不讲义气的王八蛋。
如今,我们都长大了,我不得不反思,自己是不是阿B,够不够阿辉,有没有做过阿荣?我们有好好珍惜友情吗?
你自己自然是觉得自己很阿B,可是,你的朋友们是这么认为的吗?你维系好了友情亲情吗?
我自己仍然失联了两个很多年没有见到的朋友,当时恨不能穿一条裤子的我们,应该重新建立起联系了,温一壶酒,好好叙叙旧了,相信我,我会找到你们!
Sorry,这其实算不上是影评,不过是我自己的日志罢了

 2 ) 追忆当年看本片

昨天和几个文青同学打球,其中最多才多艺的那个拿出个口琴,吹了起来,我突然想起来说道:你看过〈喋血街头〉么?那个电影里的主题曲比较好听,吹口琴挺好。没想到他说:我看过〈喋血双雄〉,没看过〈喋血街头〉。

哎,这么有名的片子居然没看过,后来又问了其他同学,也说没看过。这才发现,原来这个电影不是人人皆知的,做为吴宇森早期的作品,在我心目中,这才是我喜欢他的第一个片子,这个片子在我心里的重量,远比他的〈英雄本色〉系列要重。

想当年我第一次看这个电影,还是20多岁我在一个洗浴中心休息时在休息厅里看的,当时很多人都睡了,只有我一直在看。

大师一般是超越于一般人的一种尊称,任何大师,你可以不理解他,但,他的作品一定是有他细腻丰富的内涵在里面的。电影从一开始就吸引了我,要是说原因,可能就是电影综合的一种氛围,从音乐到表演的一切。

这部电影就象是一首叙事诗,写实里带着抒情,抒情里带着浪漫,你完全是在享受着一种暴力美学。

人一直说,友情是吴宇森最多表现的主题,英雄情,友情其实是本片的一大主题,剧中的主角之间,最大的分歧也是这种人生观的一种碰撞。

其实,我们年轻的时候,都或多或少地作过英雄梦,作过友情梦,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吴宇森和他的电影是一个代表。

影片从开始到后来,一气呵成,让人随着故事主人公的命运在起伏,仿佛也走入了那个动乱的年代。逐渐的,主人公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开始浮现在故事的叙述中。


但不管是什么,你都能感受到那种真实,那种人性的不同代表下人物的内心世界。

故事也是紧凑而跌宕起伏,当三个人成为了北越俘虏时,影片最震撼我的一幕出现了:面对面地让你去杀人,那个人就站在你面前,你从他的脸上能看出来他的性格,他的内心。。。可能是入戏太深,我当时真的能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我就是其中一员。

不同的艺术作品打动人之处不同,当它的影响力直指你的内心时,你和它共鸣了,也就是说频率一样了,这个时候,你最能感受到创作者所要表达的一切。

好在当时我是20多岁,正处于敢做敢想的岁数,后来学了佛法,才略微了解到,其实你看过的影视作品依然会在你的阿赖耶识里留下痕迹,就象你经历过一样,其实,总看残忍或者刺激的电影,人也会变,命运也会变。。。

后来很多年后,我看过了美国电影〈猎鹿人〉,才发现,原来吴宇森的〈喋血街头〉里有部分情节与〈猎鹿人〉有相似之处,但排除了吴宇森如果在创作时受过〈猎鹿人〉影响的话,〈喋血街头〉堪称是超越了〈猎鹿人〉的一部经典嘉作。

后来故事的发展,就象是种子发芽一样,偶然里带着必然,两种价值观人生观碰撞了,到底,人应该如何活着,可能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道理,但,作到坦然地活着,可能并不那么容易。

很多年后,我又一次看过这部电影后,才发现比原来我第一次看的时候略微有些不同,中间是剪辑,缩短了几分钟,其中缩短的部分,就是让我震撼的那段,而最大的不同,是在结尾,后者简单化了故事的高潮,简略成了一个写意。

又过了几年,我收藏了这部电影的D9版本,才发现,双结尾是这个电影的一个特点,但所说的双结尾,意思和内容是一样的,只是,一个是省略版的,一个是高潮版的。而我,当然一如既往地最喜欢那个足本的。

 3 ) 一部不应该被遗忘的“口琴曲”《喋血街头》

       喋血街头
       年代1990
       导演吴宇森
  编剧吴宇森 梁柏坚 秦小珍
  主演 梁朝伟 李子雄 张学友 任达华 甄楚倩 袁洁莹
  
23年前的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王家卫带着他的《阿飞正传》席卷了当年的最佳影片,让张国荣坐上了影帝宝座,而那部号称吴宇森暴力美学之极的《喋血街头》却只配合着得了几个提名奖,铩羽而归。
   这次介绍的电影就是这一部电影中的无冕之王。
   说实话确实看过不少兄弟反目的题材的片子。但这部确实令我无限回味。
   影片开始,阿B(梁朝伟饰)阿辉(张学友饰)阿荣(李子雄饰)三个年轻的兄弟,快活的生活在香港。三个人的友谊无比的深厚,为了不让阿B对自己的婚礼发愁,阿辉找了高利贷去支付兄弟的酒席。谁想却遭到黑社会毒打,阿B看到兄弟为自己受伤,心里十分难受,不顾新婚之夜,两人一起去找黑社会算账,失手杀了黑道大哥,从此踏上不归路,正逢此时好兄弟阿荣也厌倦了穷人的生活,三人一拍即合,决定去很乱的地方闯荡一番,三人经介绍来到了战乱中的越南。
  到了越南之后,三兄弟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平民的死亡,军队的残忍,黑社会的独道,已经沦为妓女的昔日香港歌星甄秀清。社会的无奈摆到了他们面前,此时的三人在影片中已经明显显示出了自己的性格特点,阿B迷上了秀清,并答应她一定要带她回去,阿辉充分暴露了自己的善良,而阿荣的贪婪也被一览无遗的呈现了出来。
   越南不是香港,到处都是无奈。
   兄弟三人在一个叫阿乐(任达华)的帮住下,在一番腥风血雨的枪战中,干掉了当地的黑帮大佬,成功救了秀清,并计划逃回香港。阿荣在自己拼死的保护下,得到了一箱黑社会大佬的金子,为了这箱金子,阿荣忘了两个十几年的朋友,在军队令人窒息般的追杀中,他只顾着自己,而两个“傻”朋友却还在一直帮着他。
   虽然逃过了追杀上了船,但无奈秀清伤重死去,秀清在水里越飘越远的时候,阿辉阿B和阿乐眼神中无限忧伤,他们三个都被这个画一样的女人深深地迷着,却又有太多的无奈,尤其是阿B,他答应要带秀清回香港,虽然他已经结了婚,但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多么希望秀清也能过上安稳的生活。只有阿荣,抱着得到手的金子在狂喜。
   无奈船很快就被追了上来,阿乐荣幸跑掉,三人当了俘虏,失去人性的越南士兵拿俘虏做起了杀人游戏,这次让最善良的阿辉去杀那些手无寸铁的美国士兵,阿辉下不去手,哭着大喊不要,旁边被吊着的阿B深知这样下去阿辉一定会被打死,为了存活,阿B鼓励着阿辉杀人,“你真棒啊阿辉”“保命啊”,“我们要活着回香港”。阿辉终于扣动了扳机,一个又一个士兵倒下。这时,越南士兵又让阿B拿枪指着阿辉,阿B大笑着对越南兵说,“我让你们开心”。“砰”的一声,阿B把子弹打向了越南士兵,与此同时,阿乐带着美国士兵和另一派的越南兵杀了回来,双方再次血战,混乱中,阿荣找到了那箱金子,并逃跑,不管怎样,在阿B和阿辉心里,虽然阿荣已经让他们失望,但还是放心不下他,阿B阿辉去找阿荣,现在想想,这或许是他人生中最后悔的事情。为了保护阿荣,阿辉中了一枪,疼痛难忍,一直在大声呻吟,为了怕越南士兵发现,阿荣竟然像罪恶的子弹,打向了自己的兄弟,十几年的朋友......
   战斗结束了,阿B也深受重伤,阿乐断了条胳膊,只有阿荣带着金子逃回了香港。至于阿辉,差那么一点,子弹没有要他的命,却毁了他的一生,从此开始吸毒,无止境的发疯,再见到阿辉时,阿B泪流不止,却不忍看到自己的兄弟如此受苦,哭着用子弹结束了阿辉痛苦的一生。
  阿B回到香港后,曾经的新娘还是如此美丽。家人还是那么亲切,自己还多了一个未曾某年的儿子。但是阿辉的仇还没有报,正是自己的另一个兄弟,现在的有钱人,大老板,阿荣......
   阿B带着阿辉的火化过的颅骨在街头与阿荣进行最后的对决,一幕幕往事串上来了心头,激烈的搏斗后,阿B结束了早就该死的阿荣.....哭泣在火光中。
梁朝伟年轻之时绝对是无2的美男子,影片中的伟仔凭着他清澈的笑容,忧郁的眼神,无奈的哭泣,再次打动了观众。
在逃亡的船上,阿B不断往水里扔阿荣的金子,阿荣把枪指着阿B,兄弟反目从此开始,此时的阿B心凉之极,说了一句经典台词,“为了箱金子连朋友都没得做,你还会说朋友2字么”。没错,曾经十几年的交情,却就为了这一箱金子,拔刀相向,朋友2字在此刻显得是那么的脆弱,梁朝伟的眼神中充满了失望,其实不只是失望,还是失去朋友的悲伤。这种眼神是梁朝伟的招牌,在之后的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呈现。
确实用钱来衡量感情是很多人都无法接受的,抛去影片,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朋友见利忘义,甚至出卖朋友,而真正的兄弟感情,就要看阿辉和阿B了,两人都是很正直的人,虽然以前爱打架,但是都没有坏心眼,都是好人,阿辉一直很听阿B的话,一直称他是大哥。在越兵逼迫阿辉杀人的桥段中,阿辉如论怎样也下不去手杀那些无辜的人。张学友演技大爆发,各种无奈,害怕,在歌神的脸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全片表演的方式都有点像同样“激昂派”的张国荣。
  阿B清楚如果阿辉不杀人他就一定会死,他知道这样做不对,却依然鼓励阿辉开枪,因为他想让阿辉活下来,那是自己的兄弟。
  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阿B和阿辉没有见面,再见时,阿B忍不住哭泣,那是他最好的兄弟,却变得不成人样,张学友把疯掉的阿辉同样演的出神入化,阿B无奈自己改变不了阿辉,影片最感人的地方无遗就是梁朝伟痛哭着向张学友说起了往事,往事一幕幕的回演,令人心悲...
对于张学友的认识,多数是从音乐的领域,但这部影片张学友却将自己的表演才华也展现的淋漓尽致,甚至有人说,张学友才是这部片子的男一号,不意外的也获得了当年影帝的提名,虽然最终败给了哥哥。但是从此让人们对歌神张有了新的认可。他的演技着实不错。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对李子雄的认识是从《英雄本色》的阿成之后,的确可以说是香港反派人物中的翘楚,比后起的邹兆龙更多一点邪恶,这种邪恶是来自角色的内心。所以这部片子的阿荣,李子雄完成了让影迷讨厌的任务。
   还要说一下另一个角色阿乐的扮演者任达华,75年就出道的任达华演技也比较丰富,扮演的阿乐留着胡须叼着雪茄,一身白西装性感而正义,虽然在之后数年才夺得影帝头衔,但当时在业界,任达华也有很好的口碑,和数量较多的出镜率。
   至于伟仔,不必多说5次金像奖影帝,3次金马奖影帝,还是戛纳影帝,可以说是稳坐华语影坛成就的第一把交椅,拍摄本片时28岁,但看着是如此的阳光帅气,但却很有沉淀的一个男人,其实伟仔像本片中激烈枪战的片子并不多,这部片子着实诠释了影帝的全面。经典的,永恒的阿B。
   还有经典的配乐蒲公英,没错,人生就像蒲公英,看似自由却身不由己,最令每个影迷难忘的还是那个无名的口琴曲,它出现在每一个感动煽情的情节里。这部片子就像这首口琴曲,上映时口碑一般,票房惨淡,慢慢被人淡忘,殊不知这确实吴宇森暴力美学的巅峰之作。
   我真切的觉得这部片子不该被埋没,应该被更多没有看过的人看到,虽然是已经24年,但就像那首口琴曲一样,好的东西,就应该被世人留住。不管他有多老。

 4 ) 复杂的男性情谊

喋喋街头,有战争与暴动的大场面,还有自成一派的慢镜头枪战,最主要的是它有着与吴宇森以往电影所不同的情感宣泄 。这个故事表现了在战争、金钱、地位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下,朋友间的关系有的反目成仇、友谊破裂,有的却坚贞不渝,导演将这种男性情义的演变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下,使男性情义更加复杂 。

 5 ) 高歌猛进 80年代的悲情 《喋血街头》

   《喋血街头》又名《头颅上的子弹》Bullet in the Head, 是吴宇森处于创作高潮期的野心之作,也是其在港自组公司唯一出品的电影。
   香港电影第十届金像奖 1991年 , 吴宇森说,这部电影是他最中意的电影头颅里的子弹在那个喋血的年代故事以射进头颅的子弹进入主题以子弹射入头颅来结束所有因果,梁朝伟、张学友和李子雄三人饰演在贫民窟长大的好友,他们在梁的婚礼上因为误杀抢钱的歹徒而被逼逃亡海外,到越南去从事走私活动。三个香港小混混走出西贡机场便见识到战争的残绘,他们辗转成为当地黑社会杀手,又被越共误为间谍,最后为了一箱黄金而互相反目。李出卖朋友带着黄金回到香港,成为企业巨子,梁处理了张的后事便回港报仇、、
    阿辉无疑是痛苦的,这痛苦不是因为头颅里的那颗子弹、阿B对阿辉说只要你回不去香港我们谁也别想回去!举枪含泪对着阿辉的头,阿辉握住兄弟的手,把枪抵在了自己心口上…
  
    枪响了阿B结束了阿辉的痛苦 把阿辉的头骨带回香港。

   《喋血街头》的最后一战,同一个地点同一样的人、物是人已非 阿B和阿荣在当年单车飞扬的街头疯狂飙车,其中过往的岁月一幕幕浮现、三个当年莽撞且骑着单车的好兄弟,如今成为生死仇敌,单车压过的痕迹依稀还在。。最后一幕啊当年的好兄弟全部丧生,阿B那绝望的喊叫简直动人心魄、到底是什么走到了这步,,他无解、他能做的只有把枪抵在双手抱着的兄弟阿荣的头上、、、

      枪响了。。
  Bullet in The Head 记住这部电影的名字

 6 ) 令我怀念年少的时光

小时候非常喜欢在爷爷家看香港凤凰卫视电影台,所以看了很多很多港片,在德国的寝室中关上灯独自欣赏这部电影的时候仿佛又回到了那段少年无忧无虑的时光,真的好想回去啊,现在觉得做什么“闲事”都是在浪费时间,再也不可能会有懒懒散散躺在爷爷家沙发上看电视看一天的时光了,说实话每次想到小时候的事情我心里都会绞痛一下,那确实是段最美好的时光,不过美好的东西就留作怀念吧,至少我有过,人总不能只想活在舒适的过去里。言归正传,小时候看了那么多电影但是对这部的印象非常深,果然佳作都是经得起时间淘洗的,这都快十多年了,重温的时候我仍然记得大概的剧情和片段,只不过我小时候一直以为阿辉是被和尚救走了,后来才发现不是的,小时候的理解力果然不太靠谱。我现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吃惊于我小时候是如何看这么惊悚血腥的电影的,从小就比较重口味吧,但是现在对兄弟间的感情和人性感触更加深了,当年很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为了金子而命都不要,现在阅历深了发现是有这么一种人的,但是也是无奈的贫穷导致的,所以一切都又那么的合乎情理。对于这个故事,我只能说真的很震撼,很感动,也很悲愤,整个影片都充满了热血与悲情的气氛,而且从其中好像也看到了六四的影子呢。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写影评了,但是这次我不在哪里抒发一下我的感受的话真的会憋不住。其实对这部电影这么有共鸣大概也是因为怀念儿时的时光,怀念当年幻想兄弟落难而为兄弟两肋插刀的日子,怀念当年的热血与激情,怀念那份感动。出国之后深刻感觉到世界真的是纷纷扰扰,太复杂了,而你我也都是自私的,只是深浅罢了。想起了The Kinks的一首歌,Waterloo Sunset,里面有一句歌词曾经是我很久的签名:People so busy,makes me feel dizzy.到底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那些贪婪、欲望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呢?我不知道,我很希望我能找到答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活着?我们真的善良吗?大多数人都没有碰到过生死攸关真正体现本性的事情吧。

 短评

乱世人漂萍,兄弟情惨烈。吴宇森本人最中意的片子。

10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影片不惜用了大量的情节来表现阿B、辉仔的重情重义和细荣的重利薄义,使之夸张而体现深深的差异,在机枪炮火流弹硝烟中,兄弟之间的情义与背叛同时展现出来,这就是吴宇森,爱情永远只是配料,兄弟情才是主菜。认同了张学友的演技..虽然他在后来的影片中,表演太多雷同。

15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本片以六七暴动为背景,真实再现了暴动现场,但男主角梁朝伟仅仅是碰巧在场,他的旁观者视角表现出与这一事件的疏离,背景真的只是背景。这样的处理在之后越战民众抗议现场再次出现,其中一个镜头隐喻了某年北京的一幕。似乎除了呈现运动的暴力与非理性,导演并无深意。片中居民区即导演年少所居石硖尾

20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这正是我所怀念的80年代香港电影,比任何华语大片还大片。

23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张彻《刺马》。阿荣这个人物太脸谱化,张学友的表演太过,其实我倒很喜欢梁朝伟的表演,可惜此片之后伟仔就被王家卫定型了

24分钟前
  • 宇宙塑胶魔怪
  • 推荐

这个片子实在太惨了,也太香港了

26分钟前
  • bayer04
  • 还行

在暴力美学之外,吴宇森试图将这个关于友情贪婪和背叛的故事溶于乱世的大背景中,但这反而使这片子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滥用的慢镜和杂乱的分镜,还有过于夸张的癫狂和散碎无序的剪辑,远远不如那些更纯粹的暴力来的快意;唯有片尾处自行车和汽车的蒙太奇很是美好而绝望。

27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吴宇森出品。动作场面火爆,真实而惨烈。兄弟间恩怨情仇,比起《英雄本色》式的英雄片有着更为深刻的反思。片子的最后又穿插剪辑进年轻时三人自行车的片段,很感触。

29分钟前
  • lcsun
  • 推荐

影片英文译名“头颅上的子弹”更能贴切表现主题,而全片主角其实是张学友~~

34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开头很燃,然后嗅出残酷青春味,逻辑有说不通的地方,但最终悲剧色彩盖过一切。六七暴动的背景很新奇,很多人物出场之后再没交代。细荣的性格转化得太快没有说服力【我的子雄叔叔才不是那样的人哼!←有病】袁洁莹真好看,张学友真悲剧,但他俩都不及被迫亲手做掉自己两个最好朋友的时年28岁的梁朝伟。

37分钟前
  • 有怪受有怪受有怪受.
  • 推荐

吴宇森最好的电影,有点史诗的味道了。

41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力荐

学友哥的表演拿捏得比较到位

46分钟前
  • 王某某
  • 推荐

被爆破的场景惊到,除了个别转场很生硬(也可能是放映故障)外,剪辑一流。胶片放映好过瘾。梁朝伟当年真的是帅到惊世骇俗啊,所有角度拍都完美。过了这么多年还是会被港片中的情谊和热血感动。

48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这片子虽然很傻,是吴宇森最好的片子。枪战和战争场面,兄弟义气、英雄主义。张学友的演技亮了,梁朝伟的影帝气质开始显现。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之下,小人物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为了活下去,杀人身不由己。不懂爱的男人冷血残酷贪婪背叛是早晚的。就连刚认识的任达华也有情有义出神入死,可见交友需谨慎

51分钟前
  • 李哥
  • 力荐

现代版刺马,翻版猎鹿人。戏里学友哥最出彩。

55分钟前
  • Song³
  • 力荐

补遗,VCD时代,港版《猎鹿人》,吴导钟爱的男性情谊最淋漓尽致的一次。

57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遇事为朋友两肋插刀和插朋友两刀的故事。阿荣太扁平了,若加点儿人情味的无可奈何会更让人痛心。故事讲得有点乱,有废笔,整体有平平之感。音乐挺好的,梁朝伟的演技撼动人心。人生得阿辉阿b这样的一朋友足矣。

1小时前
  • 马马
  • 还行

张学友为我们奉献了影史上最疯魔的表演之一,于火光之间土崩瓦解的兄弟情义,乱世中小人物命运的沉浮。吴宇森的自传体电影,他将少年时代的动荡记忆,融入到这部电影中去,混乱的越南和香港,蚂蚁都能杀死大象。

1小时前
  • 波尼奈奈
  • 力荐

他们当年真是年轻。

1小时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22年前的港片。兄弟、女人、枪战、追车、爆炸…典型吴宇森电影。感觉吴宇森玩得真是太HIGH了。直接上越战戏,子弹炸弹群众演员跟不要钱似的往上弄。电影对战火中的越南时局与兄弟反目成仇的刻画相当深刻。三位男星演技均佳,张学友尤其出色!赞!但主人公不死定律以及狗血剧情让电影显得虚假做作,遗憾

1小时前
  • 汪金卫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