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看过这么细致、踏实,朴素又诚挚的国产作品了。《和平之舟》用纪录片的态度描摹出一幅当代中国海军追风逐浪、传播大爱的画卷。
当你以为传染病已经很可怕,他告诉你还有可能遇到海盗的威逼。当你以为他国都会为我们的帮助而感动,他告诉你,中国形象的树立和推进每一步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有智有勇有谋。
同时,我们也通过这部作品看到了军人责任担当背后,对于家人的愧疚和遗憾,军属的付出与代价。
取材于真实事迹,主创团队、军事专家、医疗专家通力合作,尽可能的高度还原军事与医学专业常识。丰满立体地展示了中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贡献,展现了大国担当。
在这部作品里,没有狗血的剧情,只有克制的深情,没有颓废的角度,只有积极的生活,没有悬浮的烦恼,只有深刻的遗憾和相互鼓励的错过。
这是一部群像作品。海军军医张渡航,特战队出身、是一名有实战经验的全科医生,是大白船上难得的人才,但面对家人的疾病与痛苦,也会陷入家国与责任的碰撞。政委叶南,常年漂泊海上,错过女儿的成长,也要小心翼翼拉近与家人的关系。孙院长,常年海上工作,也只有在孩子受伤的时刻才能有机会多和女儿待一会儿……不但男性角色非常好,女性角色也非常好,常见的误解、小心眼儿等刻画都没有,不爱红装爱武装、谁说女子不如男?
铁打的大白船,流水的螺丝钉。《和平之舟》播完了,和平方舟的故事还在发生。中国海军的精神永存。
很久很久很久没看军旅剧了。成长在除我之外人均退伍军人、年年“光荣之家”的家庭,爸妈对部队的热爱和眷恋对我来说其实是有那么一点心理阴影。小时候被发现很喜欢看《红十字方队》,之后天天被念“不如去考军医大学吧”的日子至今想起来都心有余悸。我一个时尚时尚最时尚的“欢型”girl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天天穿军装。与军旅剧也就此挥别,大火的那些剧都没看过。爸妈如果知道现在我在追这部剧并到处花式安利,自己每集看得泪目N次,说不定会直接替我报名入伍海军(笑)。
《和平之舟》开篇就是大片质感&大片剧情。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的情节展开和冗长的情绪烘托,节奏非常快。第一集援助因鼠疫在船上爆发导致大批船员死亡的哈萨克渔船。传染病专家张渡航军医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乘直升机空降感染船只,在十几分钟之内成功搜救一个不明去向的幸存儿童。
哈萨克小朋友治疗期间学会了我们的军礼,临行用军礼感谢并告别军医叔叔阿姨们,大家的笑容和小朋友一样纯真。
第二三集与公海毒枭斗智斗勇。毒贩们窝里斗,老大严重枪伤,放出假求救信号骗我们医院船的医生护士上了贼船。挟持路医生姜医生为他们的“boss”做手术。
毒贩的船卫生环境差,设备药品都不齐全,海浪颠簸,伤口情况复杂。两位女军医第一次面对这样艰险的困境,后脑勺还正对着枪口与子弹。
而毒贩老大担心全麻会让自己彻底毫无防备而拒绝全麻,手术风险又加高一层。凶神恶煞的大毒枭,心怀鬼胎想卷货逃跑的毒贩二当家,全副武装的毒贩小弟们,水下前来营救的蛟龙突击队员,几个画面不断转换不断推进,气氛全程都绷得紧紧的,一触即发。
第四集开始,本来可以有上岸休息机会的医生战士们,又牺牲了个人时间,投身于台风救灾的援助工作。灾区遭遇了超强台风毁灭性的破坏,目光所到之处无不一片狼藉,并且疑似爆发了传染病。然而多数灾民们并不信任我国军医,拒绝接受治疗。
不看此剧是万万没想到,国际间人道主义医疗援助工作的第一步,竟然是和当地居民建立信任关系。搭建临时医院,走街串巷的访问患者,发放传单,联系当地媒体帮助一起宣传。原来即使是不求回报的治病救人这样的大好事,也要面临这么多的阻碍与困难。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这几集的剧情也充分说明了国家形象宣传的重要性。战地记者和摄影师们,同样是不折不扣的、光荣的国家卫士。
看到七八集而已,剧情已经推进到第三个艰巨任务中期,人物形象也已经非常丰满了。主角团不必说,男女主的人设立体,演员们的表演也都无可挑剔。但听多了部队里的种种英勇事迹,属实没想到所向披靡的海军医院船上,还有汪鸣这样的“见到领导就像见了鬼”的军人。
去给毒贩所在的病房换灯泡,不但戴了个安全帽,还想让蛟龙队员贴身保护自己?😂
换完灯泡和领导碰个正着。坦白交代了自己怕被坏人打😂
钢筋铁骨的军人形象,一下子变得有血有肉。
但其实汪鸣并非生活中的社恐你我他,人家才不是社恐,单纯的敬畏领导罢了。在本职工作中一直是满腔真诚与热情的好青年。跟战友关系亲密,也很喜欢和患者们交流沟通。连语言不通的外国病患,都能主动通过眼神和肢体语言了解他们的需求,尽全力的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为行动不便的患者装卫生间扶手、把自己的驱蚊花露水送给患者、遇到面露难色的患者马上前去询问哪怕互相不懂对方的语言。通过描述这一桩桩小事,也都不难看出我军的每一个成员,无论什么岗位、什么职务,都是训练有素、正直善良的优秀人才。
而且海上部队生活也很人性化。医院船和一些南极科考船一样,会根据大家的需求和喜好安排一些课程和文体活动(不过随时有可能因为临时任务而中断就是了)。更有给力的炊事班,给战士们和患者提供符合大家口味的美食。
终于理解了为什么爸妈即使转了业,依然对部队有那么强的归属感与使命感。非典时期老妈做为医护人员自愿申请去了一线,新冠时期老妈虽然已经退休,也和我爸一起去登记了志愿者。这种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扫除障碍、攻克困难需要凝聚每个人的行动与信念的现实例子明明就摆在我眼前,竟然如今才领悟到,这也正是《和平之舟》团队拍摄此片想要传递的意识吧。
三月的《你是我的城池堡垒》聚焦特警的浪漫爱情,七月热播的爱情剧《你是我的荣耀》为普通观众推开了窥见航天工程师职业细节的门,今年的国产剧不再一味展现总裁和灰姑娘的老套故事,而是赋予了女性更多的成长空间,女主在职业领域奋勇打拼的同时,也带出了更多元化的行业剧。
这个月上线的《和平之舟》,是一部硬核行业剧。男主和女主同为医生,又是朝夕相处的战友,每天不是窝在船上就是在医疗站忙碌,压根没有和外人深度接触的机会,又是男帅女美,按理说应该谈恋爱吧!可是我看到第十集,两人还是纯洁的同事情,毫无暧昧之处。因为编剧的设定,男主是有老婆的,还是温柔好丈夫的人设,女主也有男友,虽然看起来有点不靠谱,但女主还是满意这段感情的。不管后面剧情怎么发展,但前三分之一的剧情里,女主都在专注搞事业,忙着学习和救人,男友只是提了两次,脸都没有露一个,这样清新脱俗的设定就很拉好感了。
女主路阳由张天爱饰演。从《太子妃升职记》走入观众视野的张天爱有一张端正大气的脸,眉眼深邃,鼻梁提拔,嘴唇厚薄适中,这使她画上浓妆可以扮演美艳舞姬,画淡妆穿上白大褂也能瞥见一丝圣洁感,穿上军装更是充满英气,妥妥的巾帼不让须眉。在剧中,路阳是一位服务于医院船的医生,穿白大褂的机会很少,大部分时间里她都是穿着军装,头发贴着头皮紧紧扎成一个马尾,套着救生衣在救援活动中忙碌。可以看出,张天爱是专门练习过站军姿的,剧中她的身姿挺拔,不管是站立还是敬礼,动作都铿锵有力,演出了军花的飒爽。
男主张渡航由陈坤饰演。不得不说,陈坤还是抗老,剧中的他还是那熟悉的精致眉眼,清瘦的身形赋予了他一股忧郁,而身患PTSD军医的这个设定又给了这个角色增加了一丝脆弱感。张渡航是一位天赋超群的军医,有过丰富的救援经验,能够站在风浪中摇晃的船只上进行精密手术,是实实在在的业内大牛。面对同事的敬爱和院长的看重,他不骄傲,更不沉迷,不想着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而是想着转业回老家,跟老婆过平淡踏实的二人世界。这个人物,是贴近生活的,保护大家的同时,自己的小家也值得守护呀,张渡航的心态是符合人性的。
《和平之舟》讲的是救赎和信仰,以张渡航和路阳为首的人民海军和医生们在“和平方舟”医院船上,奔赴各个惊险的环境,去救助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人,弘扬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人道精神。摄制组实景拍摄了“和平方舟”医院船等多艘舰船;室内的戏份,则是一比一还原医院船内的驾驶舱、手术室、生活区域等主要场景;将海军官兵和医护人员的日常生活徐徐展开,在跟着镜头感慨星辰大海的刺激唯美至于,也让人看到了这些最可爱的人的付出。
新上船的设备人员,才满十九岁,因为晕船吐得饭都不想吃,可以接到维护的命令后,毫不犹豫就上到惊涛骇浪中的甲板,和同事一起冒着危险去加固被飓风吹脱的物资。长得胖胖的王工,是个胆小的深度社恐,见了船长就张不开口,整天窝在设备间里修修补补,可是特殊病房的灯泡坏了,他战战兢兢,还是进到毒贩的床旁,成功换下灯泡。晕船,是船上人员要克服的第一步,坐过海船的人都知道,远海有浪还有涌,船不仅左右摇,还上下摇,一般人在上面还真站不稳,可和平方舟上的人是住在上面;恐惧,是船上人员要克服的第二步,作为一艘医院船,救死扶伤是它的任务,而医生从不会挑选自己的病人,受灾的平民要救,受伤的毒贩也要救,上一秒还被人用枪指着脑袋,下一秒就要给他尽心尽责地做手术。和平方舟不是穿梭在风暴等自然灾害之间,就是停留在来历不明的求救船只旁边,它把和平带给他人,却把危险留给了自己。毫不夸张地说,医院船是利他主义的最高境界,也是现代文明中一朵最璀璨的花。
剧中的故事都是取自真实案例,丰富又刺激,所以电视剧的节奏也很快,完全没有灌水。第二集,和平方舟接到求救信号,本着救死扶伤的宗旨,舰船靠近了求救的优雅号,由直升机带着张渡航路阳姜俊波和金九上船。可是优雅号不是渔船,而是毒贩的大本营,一上船,路阳就看到甲板上的伤者,船员说这个人死了,路阳反驳,说这个人还活着。在船员再三催促她去楼上时,她依然坚持救人。
图穷匕见的船员们撕下伪装,纷纷拿出手枪包围了四人。身为男性的张渡航就被扣在甲板上,试图反抗的金九受伤,只有路阳和姜俊波进入了船舱内部,为狡猾狠毒的老大做枪伤手术。被枪指着头,身为医生的路阳和护士长姜俊波保持冷静,借讨要麻醉师的机会给了舰船军人上船的机会,在脏乱差的环境下,路阳成功为老大取出子弹,缝合好伤口,而潜水上船的鲛人组也控制住了船上的毒贩,一场惊险刺激的救援任务最终圆满完成。
第八集,医院船开往威利,救助在飓风中受伤的灾民。船靠近海岸线,镜头十分真实,海洋里漂浮着各种垃圾,木板和塑料制品把整个海面填满,岸上则是堆积如山的混凝土钢筋和木板,废墟中夹杂着椰子树的枝叶,给人强烈的代入感。替患心脏病的白内障老婆婆做眼科手术,让她看到牺牲儿子的照片;瘦削的政委背着艾滋病病人跑,将病人安全转运到医院船上;面对偏执丈夫的暴力挟持,依然坚持要救治子痫孕妇,最终打动男人,在医院船上成功实行剖宫产,临走时丈夫举起的感谢信……这些都让人十分感动。
剧情围绕医院船展开,以张渡航和路阳为线索,串连起故事的框架。其实在生活中,女性外科医生很少,因为外科医生不仅对医术要求高,对体力的要求更高。路阳能够做外科医生,而且屡屡受到院长夸张,得到各种救援机会,无疑是十分优秀的。而剧中路阳的冷静和机变也证明了这一点,面对危险不恐惧不慌张,面对恶势力不屈服,将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放在第一位,这样专注搞事业的钢铁直女看得人很带感。
剧中出场比率不低的姜俊波也是一个可圈可点的女性。身为护士长的她,是医院船上的大管家,药品的储备,人员的调配,她都要操心,而她在做管理的同时也没耽搁下一线。毒贩的船上,在威利的救灾现场,都有她的身影。除了军人和护士的身份,她也是妻子和母亲,但家庭没有耽搁她发展事业的脚步,她虽然想儿子想得偷哭,依然决然地踏上一线。
在路阳身上,能看到新医生的稚嫩和热情。她会为那些不愿意上医院船的威利灾民着急,想要据理力争,却忘了人与人的信任感没那么快建立;会为责怪威利当地医生的误诊,为患者心疼,却忘了飓风损坏了医院里的X光机;会为压在水泥板下死去的女患者哭泣,陷入自责,却忘了医生也是人,不可能救回所有人。这些稚嫩的地方,也正是感动人的地方。
在姜俊波身上,看到的是老护士的老练和冷静。她会在第一时间配合医生的抢救,不管环境的恶劣,哪怕对着手枪,也能稳稳当当拿着剪刀;她会在院长屡次让张渡航和路阳露脸时,私下提醒,怕院长的偏心引发其他医生的不满;她也会在同事们开玩笑时,泼辣地回击过去。她的坚强和干练,其实是很多家庭妇女的缩影。长期以来,很多女性在家庭中做着辅助性的事务,她们可能没有决定权,也不是对外发言者,可是物资保障来往人情这些看不见的事情,都是家庭妇女在做,正是她们的聪慧和坚强,维持了家庭的运转。
除了路阳和姜俊波这两位性格鲜明的女性,医院船上还有更多的女性角色,数量差不多能占一半。在镜头里,有女军人,女护士,女工程师,在航行的桥段里,还能看到女船员指挥航行的画面。在这么一部弘扬大爱无疆,救死扶伤的主旋律电视剧里,很是让人振奋。女性从来就不比男性差,女性的韧性和细致更是让她们能从事很多尖端困难的工作。在抢险救灾的过程中,女性的身影从来没有缺席过。而这部展现大国风采的剧,能让出大量镜头来展现女性,让人很是安慰,相信包含着女性力量的星辰大海,会更璀璨美丽,会走的更远。
这部剧值得观看,不仅仅体现出了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生命之舟”“和平之舟”“友谊之舟”“文化之舟”的“中国名片”形象,还热情讴歌了人民海军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努力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担当,生动展示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家气度、国家力量。我国的“大白”—— 和平方舟医院船,曾经先后9次走出国门,到访43个国家和地区,为23万多人次提供人道主义医疗服务。多少个日夜?多少海里航程?多少次海浪呼啸?多少次日出日落风起云涌?多少医者仁心?多少大爱无疆他国救助?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那一张张感动的照片,那一道道深蓝的轨迹,那一声声庄严的承诺,让世界看到了传播友谊与和平的“中国力量”,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军医官兵们的家国情怀!愿和平永驻!愿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这部剧是根据和平方舟号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
完美还原了和平方舟号,中国海军战士,以及海军军医的英雄故事。
和平方舟号有一个特别亲切的外号,叫“大白”。
它是一艘很“特别”的军舰。
它通体为纯白色,最醒目的标志是船舷上大大的红十字。
它的甲板上没有舰炮、鱼雷,导弹、火箭;它的“武器”是CT机、X光机、药品、医疗器械;它的“装备”是手术室、病房、血库。
它是我国“第一艘”制式远洋医院船,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万吨级大型专业医院船。
那么,什么是“医院船”呢?
顾名思义,医院船就是专门提供海上医疗救护的特种船只。
主要用于执行海上突发灾害搜救,岛礁军民巡诊,以及人道主义服务等救援任务。
因为和平方舟号具有远洋救生能力强、救护手段多样、医疗设施完备、配套设备先进、选派随船医务人员医术精湛等特点,所以被誉为一所流动的“海上三甲医院”。
另外,由于医院船的建造成本和维护代价十分昂贵,目前就只有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日本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
真实的“大白”长这样…
这是它在剧中的样子…
可以说《和平之舟》这部剧,几乎完美复刻了“大白”的原貌。
截至目前,“大白”已经先后2次在海上光荣接受习主席检阅,9次走出国门,航行24万余海里(相当于沿赤道绕地球11圈),服务43个国家和地区、23万余人次,并实施过手术1400余例,被海内外誉为生命之舟、和平之舟、友谊之舟、文化之舟。
和平方舟号背负和平使命,用实际行动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重要贡献。
更为展现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和我军和平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立下赫赫战功。
2020年“八一”前夕,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通令,给“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记一等功;
2019年12月13日,中央宣传部在浙江舟山某军港,授予医院船“时代楷模”称号;
2019年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还被海军表彰为“人民海军70周年突出贡献单位”;
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
关于“大白”的荣耀事迹,说也说不完,但关于“大白”的故事,此刻正在上演。
我们终于有机会一窥它的风采,看它如何肩负和平使命,传递友谊,向世界展现我们中国的新时代风貌。
最后,谨以此向我们亲爱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海军战士,以及坚守在海外一线救援的军医们,致以崇高敬意!
你们辛苦啦!
…
破浪而行,直济沧海。
和平方舟号,冲鸭~~
偶然下午看到了这个剧的直播发布会,听了几个主创讲了一些很细节的的东西包括他们学习军姿等等,一下子好奇心便被点燃,想看看和平方舟这部剧有什么不同。
然后我就被种草了,用现在5G冲浪的话说,家人们咱就是一个被纯纯感染到的状态了。
首先是第一集的速度,有种开了2倍镜的观感,叙事节奏非常轻快,丝毫不拖沓,让人能够身临其中。曹导操持下的场景很真实很宏大,开篇航海的专业术语丝毫不让人出戏,很多镜头渲染了传染病疫情的紧张气氛。
演员们的表演也是让人信服的,能感觉到海军做了很多努力对演员们进行指导,从服化到他们的语言以及身形都完整地塑造了军人形象,积淀出一个整体,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对话都是生活逻辑中有迹可循的,甚至让我这个几乎从来不看这类题材的人都燃起了一种激情。
也能理解陈坤下午直播说他是一颗螺丝钉了,作为一个群像戏,每一个人物都是这个集体中不可分割的一分子,是共同的努力创造了卓越的成绩。
而且这部剧最神奇的是男女主居然没有感情线,张萌演的陈坤老婆,太喜欢这种纯纯搞事业的感觉了。
希望后面越来越好看吧,千万别狗尾续貂。
明明知道是外国小孩,而且还很不信任救援人员。作为领导,正常有经验的人都会提前让会哈萨克语的船员待命,通过对讲机或者准备扩音器呼喊,或者教一两句语言。国产剧为什么越来越差,就是观众粉丝惯出来的。现在的国产剧都是题材好,拍出来一塌糊涂
原以为是张渡航太固执自己的想法才不同意沈默做手术,才发现他是害怕沈默手术中出意外,不想失去这么好的沈默,真的好心疼。
一星给大白这个题材,一星给守护中国的所有军人,一星给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最感动的是老兵那一段和每集结尾的真人采访,最拉垮的是男主人设和可以有但没必要的感情线,反而配角更出彩比如政委护士长舰长还有汪鸣。
大国风范~大国担当~😎
剧情剪得太支离破碎了。但是大白船真好看呜呜呜,各种海战动作戏,各种飞行器,扑面而来的有钱气息。感觉以后陆军题材可能会越来越少,海空军是重点了。
白瞎了这题材,写出个比程心还程心的男主出来。
真心不错,节奏再快一点就完美了!
。。。作为半个医生第一集就看无语了
不好意思,其实就看了第二集,但是给我看笑了。。。感觉我国影视工作者还没有把握好拍摄公海救援、毒贩枪战的秘诀,不是说你请一个人高马大的东北老大哥来蓄把胡子舞个枪就是贩毒大哥了,气质差太远了好吗。大哥昏迷之前叫来手下,那神情好像要架个铜火锅。不过把家里老年人唬住了,我妈没见过做手术还握枪自保的,直呼过瘾。
实在对张军医这位随便用道德感凌驾于军纪之上、喜好逞个人英雄的主角没有任何好感,陈坤特有的桀骜不驯的眼神增加了对这个人物的厌恶感。本来还想看看这个没看过的题材弃了
哎,应该不太好,肯定看不完,吹应该也吹不太起来,感觉会扑
一般般
为仅有的情怀贡献点微薄的观看率…太平了,剧情,台词,节奏,写实也不是这么写的吧😓
总体观感尚可,不至于像某些剧表演那么假
看到男主为了救孩子就脱口罩瞬间好感拉到底……你是地方医院的医生也就罢了,特么军医前提是你是一个军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你为了救这个孩子让直升机没油,置直升机上所有人的安全于不顾,这就是你作为一个军人的表现?编剧怕不是低级红高级黑?这么多年了,国内剧情拍主旋律还是这一套,就不能看看别人怎么拍的吗?塑造角色不要通过这种反人类的行为来表现好不好?
明显剧情大改,是因为张萌是制作人所以戏份不能杀青不能下线是吧?
是时候搞文化自信与文化输出了。曹盾导演水平还是值得相信的。
生平第一次接触到疫情白衣人
这真是曹盾导演的嘛?水平和长安十二时辰怎么会差这么多。
飞机没油了,拉掉口罩救孩子,回来了还一直不戴口罩,放弃了,这就是男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