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宝去哪儿

综艺大陆2020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剧照

萌宝去哪儿 剧照 NO.1萌宝去哪儿 剧照 NO.2萌宝去哪儿 剧照 NO.3萌宝去哪儿 剧照 NO.4萌宝去哪儿 剧照 NO.5萌宝去哪儿 剧照 NO.6萌宝去哪儿 剧照 NO.13萌宝去哪儿 剧照 NO.14萌宝去哪儿 剧照 NO.15萌宝去哪儿 剧照 NO.16萌宝去哪儿 剧照 NO.17萌宝去哪儿 剧照 NO.18萌宝去哪儿 剧照 NO.19萌宝去哪儿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14

详细剧情

十组家庭,进行三天两晚的旅行体验+亲子互动,由村长李锐陪伴亲子成长,让爸爸和宝贝们一起在玩中学习、乐中历练、笑中成长。

 长篇影评

 1 ) 你们为啥出现了中国电影会被《爸爸》毁掉的幻觉!!!!

小四的小时代里面充斥着 美帝都觉得HOLD不住的价值观
还加上不要脸的抄袭
当然要往死里黑!
这部电影有价值观问题?
版权也是买韩国的,也没不要脸的抄人家。

《好声音》粗制滥造
当然要往死里黑!
这电影有粗制滥造?
(有人认为《爸爸》只拍了5天太没诚意。。。电锯惊魂1 也只拍了5天好吧)

XX电影虚假广告,不恐怖,不好笑,不好看还非要骗人看,把观众搞的心情郁闷。
当然要往死里黑!
这电影有逼着你们看了?第一天排片都不多,根本没搞垄断那一套。
有虚假宣传了?说是真人秀就是真人秀,绝不是精华只在预告片里面的那种LOW电影。
观众看完至少开心了吧,至少能带着好心情过个好年了吧。。

这电影现在几乎没正常意义上的黑点了,所以你们只能黑它圈钱,黑它不是学术意义上的电影了?

谁规定不能在电影院里面放真人秀?电影院是一个很学术很高大上,容不得一点点新意的地方?
这不是装X是什么!!!

退一步来说,难道大过年的在电影院放国产垃圾“真·电影” 就算对的起广大人民了?
换另外一堆国产垃圾片,你们不还是会去黑嘛!

国外粉丝向的电影也多了去了
为啥就不说人家是为了圈钱
一个银魂剧场版 都打到9分以上了。。。
我也是银魂的粉丝,但静下来想想 银魂剧场版值9分??
还有最近很火的李狗嗨SP等等
更不用说 什么国外欧美被广大腐界活生生定义为GAY片演员的无辜中枪者,演的最多6分吧,一堆人都能捧成10分。
这个时候大家不都成了和小四粉,爸爸粉一样的脑残粉了吗。
你们脑残粉能打10分,别的脑残粉就打不得了。。

很多电影院今天给《爸》排片都很少,说明大家之前都对《爸》没什么信心。这片前期宣传也不是铺天盖地恶心人。
但是早上的情况是场场爆满的(有的地方都被挤破门了),电影院下午已经改变档期开始疯狂排片了。。

现在出现了一部单纯靠观众自己用票房投票,纯市场竞争脱颖而出的作品,一堆喷国内观众被院线绑架的的人,一堆觉得中国电影市场一点都没有自由选择权的,只好转而喷《爸爸》不是电影了这点上。不要这么为黑而黑一副精神分裂早期的症状好吗。

市场就是这么回事,观众就是好这口,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出现《爸》这种电影,也是制作者的理性选择,你叫他们拍个荡气回肠,又文艺,又商业,又有内涵的电影。放在现在这情况,可能吗。。国内就姜文敢这么搞吧。


国内电影圈终于有一部分人开窍了,知道搞剧场版了,本是个好事不是吗。国外都没想到的把综艺节目搞上银幕,这点子,国人首创了。(刚百度了一下,貌似日本也经常把娱乐节目放电影院搞直播。。突然想到 美国还有个就是几个中二青年拍自己自虐的“电影”《蠢蛋搞怪秀》毫无剧情但是票房不错 都出了4部 还出了3D 蓝光版,恶搞的很爽,看的也很爽。 也没见到美国电影市场被毁啊。)
一堆清高豆瓣党一直抱怨国内娱乐业没有创新吗= =,这不很紧跟世界潮流吗。(就先不讨论国内是不是随便一个电视节目上电影院就会人有看这个问题了,我都可以打包票,后面敢无脑跟风的,会死的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很多人又说怕以后看这些东西火了出新闻联播剧场版,XX大本营剧场版,会毁了中国电影
我说你们操这份心又是干啥- -
世界上三观最正的机构———广电总局还没出手,急啥。
而且你们什么时候竟然出现了 中国电影产业没被毁掉的幻觉!

现在中国电影早就被毁了千百遍了啊。一堆一堆烂片充斥的市场,还有脸说被毁。
醒醒啊,好吗。


真到毁的不能在毁,观众被恶心的不想再进电影院的那一天才是中国电影从回归正常的时候啊= =
那时候才会重新洗牌,观众在那个时候才会是有脑状态。
指望在豆瓣打嘴炮就能拯救中国电影实在是不实际。

 别搞的自己和广电总局一个神思维好吗
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让别人看。
这片一没抄袭,二价值观很正,三还算有诚意。。
这不就得了。

借用《李狗嗨》的中心思想。

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你不看,大家就都不看了?能否拍好电影不是几个忧心忡忡圣母心的观众能决定的,中国电影市场-= - 赚钱才是正义。拯救大陆电影也不是打打嘴炮就能解决的,做一个会打嘴炮的圣母,中国电影就会好转了吗。

话说,若是其他几部同期上映的国产大片竟然被一个都称不上电影的真人秀给搞趴下了。(最新消息:爸爸第一天上座率就80%以上,第一天就逼得影院改变排片。。。第一天就9000W票房= =真是前无古人的事情了。)

这不能说明《爸爸》是个电影,也不能说明《爸爸》是个好电影,这只能说明其他国产“真”电影 真的真的只是很烂很烂而已。。。。
-----------------------------------------------------------------------


 2 ) 如果你爱这五个孩子 请不要再折腾他们了


如果你爱这几个孩子就不要去折腾他们了。
默默的关注,停止网络炒作。

如果你爱这几个孩子就不要去折腾他们了。
让他们的热度慢慢的冷却掉吧。

如果你爱这几个孩子就不要去折腾他们了。
这样那些无聊的经纪人就不会再随便的找到他们了。

如果你爱这几个孩子就不要去折腾他们了。
让他们默默的在大众的视野中消失吧,
这才是对他们最负责的爱。

------------------------------------------------------------------------------------
我很喜欢《爸爸去哪了》这档节目,如果把这个电影放到湖南卫视作为新年特别节目,我会很期待,很欢迎。

我也喜欢五个活泼可爱的孩子,真实单纯的那五个孩子,但不是各种广告和一些无聊的晚会舞台上的那几个说着大人给好的台词的他们,不是进行生涩表演言不由衷的他们。

电影院不是他们待的地方,广告里也不是他们待的地方,舞台上也不是他们待的地方;我喜欢这些可爱的孩子,我尊重这些可爱的孩子,我喜欢他们扮演真实的自己,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没有丝毫的装腔作势。

但是随着节目收视率的提高,某些人看到了他们身上的油水,用尽一切去压榨,看到小诗龄在预告片中的表演我就决定不去电影院观看,这不是她应该进行的表演,我又看到她也在 吧啦吧啦小魔仙 的预告片里参与了表演,同样的我感到有些遗憾。我不去影院,因为要把这股邪风压住。

他们有几个接起了广告,某某点读机,某某饮品,现在接起了广告,以后说不定就会去拍电视剧,就会去拍电影(我是说真正的电影),可是他们还是孩子!他们还是孩子!爱他们就不要去折腾他们了。

时间久了,他们渐渐的会和一般的孩子的越来越疏远,估计现在他们的生活就不轻松吧,坐着飞机飞来飞去,见者各个电视台和广告公司的满脸卖笑的叔叔阿姨,穿着大人一样的西装礼服,背着一些生硬的台词,看的电视上全是自己的消息,他们慢慢会开始觉得挣钱原来是这么容易的一件事,慢慢的他们会自我膨胀不懂得尊重别人,慢慢的他们会陷入陶醉,忘记了他们现在该做的事情,忘记他们还是个孩子。

粉丝们,如果这些都在不久之后发生了,你们会喜欢这样的孩子吗?把他们变成这样,你们有这不可推卸的责任。一群人YY哪个孩子喜欢哪个孩子,一群人无聊的在网上发布者他们的各种消息和萌照,你这么放肆为了娱乐有尊重过这几个可怜的孩子吗。你觉得他们喜欢这样网络和各种媒体不负责的炒作吗?

如果你爱这几个孩子就不要去折腾他们了。默默的关注,停止网络炒作,让他们的热度慢慢的冷却掉吧,这样那些无聊的经纪人就不会再随便的找到他们了,让他们默默的在大众的视野中消失吧,这才是对他们最负责的爱。


 3 ) 作为《爸爸去哪儿》电影片场被逼疯的人之一讲讲亲身经历(转自知乎)

作为《爸爸去哪儿》电影片场被逼疯的人之一讲讲亲身经历

先自报下家门,我是电影《爸爸去哪儿》摄制组的,亲历了电影拍摄的前前后后,对这个电影也算是摸得一清二楚。节目这么热,我也来说说电影的拍摄,爆一些大家看不到的事。
首先说明两点背景:
1、你们说对了,电影的确是因为节目受欢迎而起意拍的。除了芒果台,出品方还有天娱和蓝火参和。说是三家想趁机赚钱也没说错,换成哪个台哪个公司都一样,不会有人闲的没事干做赔钱的买卖;
2、为啥是滕华涛、林妍和谢涤葵。谢导不用说了,节目总导演,滕导和林导是多年的合作伙伴,他俩的主要任务是要提升电影感。片场林妍主要负责电影拍摄期的前场拍摄,还有机位布置、声音,包括后期的制作,确切来说,就是负责电影生产。而且,滕华涛导演去年下半年还低调地做了奶爸,当时他在朋友圈晒出女儿新生照片的时候,我还在想,滕导是多么适合导一个亲子题材的电影啊,没想到这么快就被天娱龙总拉下水了……不得不佩服龙总的眼睛好毒……


都知道《爸爸》是一个肯定赚钱的生意,但是实操起来可没那么简单。接下来说下我理解中拍这部电影最让人作死的地方。

《爸爸》本来是个电视节目,拍成电影也是真人秀电影,“真人秀”就意味着,你镜头里这群人完全是即兴的,没有人按照剧本来。在好莱坞都没有过先例,国内的电影人更是谁也没拍过,谁也没把握能做成啥样。再加上电影的主演是孩子和一堆动物,这两种是电影圈公认最难拍的。你懂的,拍摄时间短,近乎一次成型,不可能为一个镜头一遍遍拍……所有这些《爸爸》电影都占全了。
说到这儿插一句,《爸爸》电影宣传期间办过几次活动,每次发布会之前都精心设计了不少东西,但是孩子一出来,就满场跑什么话都说,把工作人员都吓尿了。比如天天在第一次发布会的时候说“Cindy是老婆”(赤果果的佳偶天橙),就让大人们特别紧张,张亮当时也吓坏了,只能赶紧说“都是朋友”。不过,作为亲历过片场的人,在发布会上都笑而不语——这才哪儿到哪儿啊?孩子们在每天的表现那才是前所未有的大考验。比如Cindy在河边跑着跑着的时候,忽然裙子就掉了,还好穿着打底裤。摄像师也一时惊呆不知道怎么反应才好,只好如实地记录下来……后来这段就出现在电影里了。虽然现在观众看着这些是欢乐,但在片场那都是大惊吓啊。
既要拍出有品质的作品,还要面对以上难点,第一批被逼疯的就是滕监制和林导。而谢导还作为“前辈”,讲了节目拍摄时各种有的没的突发状况,这也是一针惊吓剂啊。


两个被逼疯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大量讨论和预判,把难度想象到无限大,尽可能地预计片场出现的可能,原则是孩子往左,就用左边的方案,孩子往右,就用右边的方案。另外,大全景、航拍,包括带轨道的移动镜头,这些也要备齐。比起普通电影,《爸爸》特写少,中景多,野外感比较强。
《爸爸》电影片场总共有23台摄影机,470个工作人员,对普通电影剧组来说是相当庞大的,而且23台摄影机仅仅是拍摄户外环节的,五对父子房间里还藏了三四台摄影机。这样的摄制规模,普通观众听起来是没有概念的,那么我们以滕华涛、林妍刚刚拍摄完的电影《等风来》为例。《等风来》剧组有四台摄影机,有100到130个工作人员。这个配置是一个电影剧组很标准的规模。于是《爸爸》电影剧组大约等于5个《等风来》剧组。也算的上是大手笔了。

《爸爸》之所以需要这么多人这么多设备,是因为真人秀电影拍摄的坑爹性,剧组有几队人同时待命,相当于五个片场同时开工。所有我们这些人工作人员在开机的前三天做了一个内部演练,相当于天宫上天前的“模拟发射”。做了各种准备和“模拟发射”,真正按下开拍“按钮”后,所有人都还是凌乱到不得不爱了。

《爸爸》电影在长隆野生动物园封园拍,除了村长、五个家庭、470个工作人员,还有几万只动物,每次转场,都是浩浩荡荡的一大堆人马。而在拍摄的时候,每个跑动的孩子后边都跟着一长串摄像师,而且拍电影要求比电视高,工作人员是乱入不得的。跟拍Cindy的最苦逼,“风一样的女子”总是追着各种动物跑,摄影师扛着几十斤的设备也只能紧跟在跟在后边,连后两辈子的绳命都得用上才跑得赢。片场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爸爸们还没聊完,一群摄像师就跟着孩子们跑远了。然后爸爸们一边跟着走过去,每个爸身后又跟着一串摄像师。然后还有一群其他职位的工作人员举着手机跟着跑过去,边跑边拍照边压低声音说:Angela好萌、林志颖好帅……所以每天片场都是这么浩浩荡荡的。
这种诡异的局面一般从凌晨四点半开始,因为导演要求拍到小朋友、爸爸全部睡着,所以晚上十一点以后我们才能收工。
本来导演应该是组里比较有范儿的,都是那种坐在监视器前戴着耳机,然后抽着烟喊“卡”。但《爸爸》的谢导林导在现场跟场记似的,基本淹没在人海里,跑来又跑去,在五个拍摄组之间“暴走流窜”。我印象里我没怎么在剧组见过林妍,因为她在流窜作业,而且只要一开镜,我熟悉的几个哥们也都是转眼间就飞奔出几十米远了。估计可以给咱们国家的田径事业做些贡献了。
大家都知道《爸爸》没有剧本,只有执行任务的脚本,又同时有五个拍摄中心,而且电影必需有情节推动,有起承转合,还要在结尾达到情节高潮……面对这些要求,林妍只能向节目总导演谢涤葵请教,没想到谢导特淡定地说:“我们都是这样的。”于是继滕监制和林导之后,摄影组跟着就疯了,只能大量地拍、什么都拍、不问内容。当然连带着剪辑整个团队也疯了,要从海量的素材里找线索、拉出线来。后期的机房都是24小时的,把椅子拼在一起就当床了,剪辑师都是没日没夜的干,饿了吃口饭,干累了歇会,甚至都不太知道当时是几点。
跟林妍聊天时她说过,这是她拍过最难、最神奇的电影。当然也不意味着完全“瞎”拍,导演们带着所有团队提前给影片做了剧情规划,拉出来的主线是在90分钟里,既有让大家尽情欢笑的时间,也有让大家回忆第一季节目点滴引发感触,最后还要留给了观众畅想未来、畅想下熊孩子们长大,畅想自己有baby……

跟工作人员的高强度工作和紧张兮兮比起来,五个爸爸和孩子状态都是很放松,enjoy这次旅行和拍摄的。毕竟,这里是长隆野生动物园,早上起来推开小木屋的门就有好多动物,看着长颈鹿、小老虎、大熊猫,有时候我们自己都忘了还拿着机器呢。看得出来,林志颖和Kimi都特别喜欢动物,但因为小志要保持那种偶像明星的范儿嘛,所以一般摸摸动物都是比较矜持的,但Kimi就是特别特别奔放的各种跟小动物玩。Angela看见小老虎就跑,把我们都逗得跟嚼了炫迈一样——笑得停不下来。
我们在片场也有不少放风和等待的时间,五个明星爸爸和孩子也是一样,经常坐在小木屋门口发呆。我看见张亮放空就不只一次,但每次天天都是在外边跑完一圈回来之后,找爸爸抱抱,然后张亮就恢复到人间的节奏,抱完天天,孩子跑了,张亮继续放空或者玩手机。我特别后悔没拿手机录下来,不然现在随便在微博发一发,不也得粉丝上万啊。
片子剪辑的过程特别艰辛,因为素材量巨大,片长有限,好多精彩镜头都要舍弃,还因为设备太重、真人秀等性质,好多东西拍时就没有拍到。片子每剪一次,情结都变化不小。我有时候看素材也会红了眼眶,想起那段跟明星们远又近的接触,想起在片场的日日夜夜。
总的来说,片子的专业性是有一定保证的,我觉得中等水平还是比较中肯的。要论电影情节,那就不自夸了,笑劈叉了都,萌,还有轻温情。作为一种电影新口味,又是2D片票价,看了应该是不会骂娘的吧。起码,过节的时候,我们全家老小都会去电影院看的。

 4 ) 首先,你得有个好“爸爸”

是的,第一时间去看了《爸爸去哪儿》大电影。花30块钱到电影院看综艺节目从前确实难以想象,并且因为银幕太大、剧情为零、熊孩子太多,智商一度归零,笑到流眼泪。 可是又绝对不能说这次的观影不痛快,至少比看春晚痛快多了。

刚发了一条赞扬的微博就有人特高瞻远瞩地表达了对中国电影市场恶性发展的感叹。大抵是这种制片方式前所未见,制作周期之短简直狠抽王家卫之流嘴巴子,并且只要和湖南卫视、天娱传媒沾上边,就一定是“娱乐至死”的垃圾产品。我们真的有过“娱乐至死”的时候吗?可能连最基本的娱乐标准都从未达到过。

《爸爸去哪儿》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更像是综艺节目的衍生品,但放眼全国,这个产品在市场上是独一无二的;特别是相对于传统的亲子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借助韩国的模式开创了先河。有人问,为什么《中国好声音》的电影口碑票房双失,其实很简单,歌唱选秀类综艺节目总体上处于下降期,不管是更早的《乐火男孩》还是《中国好声音为你转身》(如果在07年《加油好男儿》之后马上拍一个《倾城四少》会很有市场,但那时候完全不可能做成),都在沿着一个下降的路径前进。并且,先前这类的电影皆渴望做成一部单独的影片,脱离了原本的综艺节目,并且根本没能在该综艺节目最火爆的时候推出电影,导致人气和票房脱节。歌唱类节目本就不是全民娱乐,即便固定观众的年龄段都与主流电影观众年龄段一致,但这个年龄段的观众面对的选择更多,消费行为也相对理智。

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戏剧性,和韩国综艺节目在“故事性”上保持了一定对接。综艺节目的“故事化”在韩国屡试不爽,早年的《情书》、《X-man》,最近的《running man》……国内的综艺节目普遍依赖于“人情”而不是“剧情”,倒是许多新闻类节目为了追求效果刻意放大采访对象的表现。

电影《爸爸去哪儿》只是产业链上一个小小的零件,背后还有更大的产业有待挖掘。电影说白了也只是娱乐产业链条上一个小小的零件,根本就不是什么单纯的艺术产品。和《小时代》一样,也只有《爸爸去哪儿》能做出这么漂亮的成绩,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好“爸爸”。化用“火车头理论”,它们的车头牢固,原著小说和综艺节目的强大影响力足以带动后续的车厢,并且,列车长头脑清醒,知道该拉着乘客往哪里开。

今天到电影院,方知贺岁档刚刚开始,观众对《爸爸去哪儿》的热情不亚于对冯氏春晚一窝蜂吐槽。是的,摄像机可以撒谎,评论可以撒谎,媒体可以撒谎,评分更可以撒谎,观众却是不撒谎的。他们只求娱乐,不求节操,前提是必须要达到他们心中的娱乐标准,方能成事。

 要想制造另一个《爸爸去哪儿》,首先,你得有个好“爸爸”。不幸的是,我们这边声讨着“娱乐至死”、“天娱滚出电影圈”,那边的韩国踏踏实实践行着观众的娱乐标准,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令人感叹、伤怀、羡慕嫉妒恨、怨恨怒恼烦的娱乐精品。我们的整个娱乐业,其实跟《私人定制》、冯氏春晚都是一个思路——明面上时尚化,私底下还惦记着《红色娘子军》露出的半截大腿;面对汹涌的资本浪潮,尚不能分辨出何为娱乐、何为愚乐,也难以接受完全资本化运作的电影产品。但这才是刚刚开始,未来会有无数的“不像电影”、“侮辱电影”甚至“侮辱艺术”的产品出现,它们有的是资本的孤儿,有的是故事的孤儿,有的则像《爸爸去哪儿》一样,有一个在其他媒介站稳脚跟的好爸爸,加上电影市场这个宽容的母亲,诞生出一个媒介混血儿,摇篮就是各位观众手中的电影票了。

复制一个成功的节目,在中国非常困难,大多数“单性繁殖”诞生的怪胎最后硬生生毁了好不容易建立起的节目品牌。这就和电影市场盲目的投资一样,因为种种原因,我们的电影市场依然不够开放、不够透明、竞争并不激烈、计划经济的余毒仍未排清,好莱坞的进入,并没像法国新浪潮对新好莱坞的影响那样,一半是警醒一半是突破,反而和审查制度一样成为不思进取的借口。 许多时候,并不是没有故事可讲、没有钱来砸,而是守株待兔,拿着“电影艺术”的斧头,等着观众撞上木桩。

《爸爸去哪儿》是个绝对灵活主动的项目。你可以说它不是电影,但绝不能说它是个失败的项目。 与其让民间的同人视频占领网络播放的高峰,不如直接“官方逼死同人”,节目组自己制作一部电影画质的番外节目,一则亲民,二则卖钱,三则继续培养粉丝,为下一季做准备。

最后的最后,很想引用《电影市场营销学》里的一段话——

“所谓‘火车头’理论,是指电影业应以电影的影院收入为‘火车头’,以此带领电视、音像、网络、电信、音乐、玩具、服装、主题公园等相关产品和产业的综合开发和销售,实现电影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将电影的品牌价值扩大化。‘火车头’理论所强调的就是电影产品的多样化……

首先,‘火车头’理论非常重视电影的票房收入,认为电影后续产品价值能否产生,产生的价值量有多大,主要取决于电影票房收入的多少。从好莱坞的经验来看,往往只有那些获得了巨大票房收入的电影,才能带动其后产品的热销。

其次,‘火车头’理论在强调电影票房收入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强调了其他形态的电影产品的重要性。该理论认为,一部影片的赚钱的方法绝不仅仅局限于电影票房收入,其相关产品的收益占据了很大的份额。电影本身可以不赚钱,但是在进行其他电影产品销售的时候则必须产生利润。而这也正是‘火车头’理论具有突破性的一点。
……
可以说,好莱坞电影业的成功秘诀就是利用了‘火车头’理论,它充分发挥了电影票房的示范性引领效用,以电影票房收入为‘车头’,通过采用产品的多元化形式,带动电影相关产业共同发展,有效延长电影的生命时间,形成了强大的经济纽带,显示出无限的发展潜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促使着电影产业经济走向良性的发展循环。”

 5 ) 明天上映就会有很多影迷出现所以改一改标题:我不去电影院看的理由。一星永不变,水军秀下限。(银魂教会我标题一定要臭长臭长)

打一星是纯为这部电影,不,确切的说,它连被称之为电影的资格都没有。电影是是一门可以容纳悲喜剧与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它又具有独自的艺术特征——————————————而这部DV亲子纪录秀跟这一点也不搭边。
作为一个普通喜欢电影的观众,一直觉得电影是生活的最高艺术,它应是将一切事物动用成为感情的载体的结晶。可是中国的电影,却由于特殊的条件背景诞生了一种“综艺放大版”的DV式电影,唱歌的记录下来,拍个电影;走台步的记录下来,拍个电影。。。照这个节奏,大厨做个饭,拍个电影;剩人相个亲,拍个电影;喵酱卖个萌,拍个电影。。。。摄影师统统改行拍电影,反正各位大腕们觉得老百姓人傻钱多,是吧?(说的就是你,那个把段子当电影拍的!延参法师的微博都比你的电影有深度)
但是抛开它作为电影的身份来看,我还是会看的,毕竟孩子们的纯真无邪的卖萌秀要比名为文艺实则洗钱的那一大批和它同期上映的爱情喜剧片好多了。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爱情喜剧片?因为《北京遇上西雅图》的大卖,让什么火就拍什么的电影圈子笑了,成本低,剧本快,帅哥美女谈恋爱,傻瓜送钱滚滚来。反正拍不了政治拍不了科幻魔幻也拍不了恐怖悬疑更毋谈人文剧情就拍时下最廉价最无耻的爱情吧。反正什么火又能拍就拍什么,多拍没坏处。
再说《爸爸去哪儿》,前些时黑小胖妹的事件终于让王导爆发了,间接揭示了我国娱乐圈对儿童保护的缺失。在韩国的同样的节目,人家用中国最擅长的方式:敏感词封锁,屏蔽,过滤让孩子父母上网都查不到差评。拍摄中也不让孩子知道那是为了在电视上播的,而是父母给孩子记录的写真。
中国防火墙这么完美,敢说大人物细碎小事的帖子没几个还频频删除,肆意辱骂一个4岁孩子的帖子却疯狂转载上头条一开电脑就看到,这,就是“舍小家,保大家”的中华民族精神。
说到孩子自身,当拍完这个节目之后,他们就不再是父母的孩子星二代了,而是童星。童星,意味着他们已不能,或是短时间都不能领会真正的孩童生活。他们上学,会有丧心病狂的粉丝借着母爱泛滥的名义要求媒体报道他们的近况从而让媒体拍他们吃饭游玩睡觉上厕所挖鼻孔--------------而眼前,他们的爸爸和妈妈,正马不停蹄的带着他们飞奔在一条又一条捞钱的康庄大道上。
再伟大的父爱,都会因为金钱的扭曲而变的荒诞可笑。
接下来,商家将源源不断的涌入这五个家庭。
手机电商及车行将与林志颖洽谈关于开发他儿子周边产品的事。
郭涛将接下大量片约,制片方要求他儿子出演或是片花里出现他儿子。
张亮将收到卡尔大帝的邀请作春季开秀,条件是他要带着他儿子。
田亮将继续之前的代言并拿到新的代言,他女儿将向好莱坞进军。
王岳伦将制作几档新的节目,他女儿做主持并成为快乐大本营第2个常驻嘉宾。



《爸爸去哪儿》此后每季都会请这五组原班人马来个“温情鼓励”。


如果观众喜欢,电影版明年还有第二部(名字取为《爸爸又去哪儿》第三部《爸爸再去哪儿》第四部《爸爸还去哪儿》)




觉得我写太长了吗?好,以上全是碎碎念的废话,你可以直接看这一句:

能别去电影院就别去电影院。


我觉得喜欢这群孩子们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发行商赔的血本无归。


(我知道就算这么说了你们还是会去看的)


--------------------------------------------------------------------------------------
鉴于某些热血粉丝不理解我隐晦的说话方式,我再强调一遍好了。(我特么真的写的让你们想不透吗?)

我们喜欢五个孩子,有很多种支持方式,不一定非要去电影院花这个钱。你把这笔钱留着给你自己的孩子买个礼物不是更好吗?

你不去电影院看在家里看不是一样吗?不还有家庭影院吗?
而且你以后还有很多机会看到他们。
(好吧我知道就算这么补充了你们还是会去看的卧槽)

PS:原话其实不是这样,但是鉴于太多热血青年和无脑喷和水军借题发挥我支持盗版我不爱国我缺乏民族精神我内心黑暗思想肮脏平时生活中一定是个厌世的人blablabla,玻璃心脸皮薄受不了妈蛋我改了看你们怎么喷哼哼


吐槽恒久远,一星永流传


(预计还会有更多的脏水泼在我身上,哎其实我更想写《论一个混豆瓣的普通青年如何被水军脑残训练出强大的身心》。拿好小雨伞,勇敢向前看:就不改分就不去电影院看气死水军)
                                            2014年1月30号

——————————————————————————
第二篇: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531226/

-----------------------------------------------------------------------------


        到今天为止,我已经见识了一大帮的人,带着五四运动的激情,留着伟大使命的热血,散发嫉恶如仇的精神————来告诉我《爸爸去哪儿》票房大卖,仿佛它成功的不仅仅是它的票房,还有它的表现形式。接着他们认定我一定会吃惊,愤怒,疯狂,抑郁,接着在气死,吊死,跳死,溺死中选一个结束我逼格过高的可耻生命。
    可惜我决定老死。
    一部娱乐节目的放大版,我说了它的不是,于是我触犯某些人的软肋,在他们眼里,看它不是单纯的低俗的只是消遣和娱乐,而是带着见证与审视的眼光在看一种创新,一种新观念与旧观念的对峙,一种新的艺术品形式的,诞生!
    你妹啊!创新两字度娘还有呢!你把乞丐装硬说成人类服装学的飞跃进步洪帮主知道吗?!
    而且这对世界对中国来说都不是创新,它又不是第一部。以后每部综艺上映你们都要说一遍创新吗?

    再有者,说这就是一部电影,我无权决定什么叫做电影,电影的概念谁都不能定。
    什么是哲学,这才是哲学。
   怎样才叫做衣服?有人用塑料泡泡做出衣服,且有着超越湿身和透视的朦胧美。
    怎么样才叫食物?贝爷吃了一条活虫子,鸡肉味,嘎嘣脆,营养还是牛肉的五倍。
    那么怎样才叫电影?管它呢,VIDEO=MOVIE。这是哲学,不懂的都是装逼犯。



    我突然想到一种可能。
    假如有一个很受欢迎的偶像(比如李敏镐吧),他拍了一部互动片,没有剧本没有剧情,全是即兴发挥,内容就是他的一天生活,只不过他会一直假想一个女友在他身边(女友不露脸,镜头就代表她的视角)。他会对着女友说早安,煮早饭,带她去玩,陪她逛街,甜蜜约会,浪漫告白,最后一起安然入眠。这种新型手法,叫做互动电影,是女粉丝们纯爱版的A片。
    这样一部电影只用1天完成,但是算上李敏镐的造型团队经纪人等等整个剧组超过600人。然后铺天盖地的宣传。
    上映后,全国的女性都疯了,票房一片大好。
    评价却是两极,有人认为这根本不算一部电影,有人说这是在圈钱。但是有人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有人说电影本就不分形式,有人说赚钱才是电影的根本。
   最关键的是批评这部电影的任何一个观点都额可以被一句话反驳:《爸爸去哪儿》还不是一部电影,主演还是小孩子呢。


 

    我能想到别人也能想到,这种形式也早晚会出现的。
    想到结束还是觉得一星是对的。
    原本是给两星的短评,结果被删;怒改一星,又被删。写长评,辱骂一堆,真能推翻我理论的没几个还被我反推了。电影上映了,还是围绕着它的快乐说事,没有人说,我看了,它具有电影的画质。没有人说,我看了,它确实用心做成了电影。没有人说,我看了,我将会永远记得它,它将会成为一部经典,以后的以后,不断被人提起。
    只有一群认为我逼格够高自己才是最聪明的看透了一种新物种诞生似的
    我原本只算是铁了心的打一星,现在则变成金刚石都切不动的打一星了。
    





    最后再次感谢支持我的人,也许我自己不算够冷静够客观,但我会感激你们带给我的温暖。
    另外给“确实不是电影,但我看得很开心”的普通群众表一记,承认事实,不优越不装逼,遵从自己的本心,才是最难得。
                                            2014年2月2日

    已经成为现象级电影了。第三篇: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539094/不知道会不会有人看。发现很多人连看完一篇文章然后思考的耐心都没有却可以花很多时间来反驳别人。不管你是正方还是反方,这样都不是我的目的。作为影迷,你应该冷静反思它的意义。作为观众,你应该多学会理解电影。


另外,我还会再写第四篇专门针对《爸爸去哪儿》的内容来评价。
                                                                              2014年2月8日

 6 ) 装逼是装逼者的通行证,有感于那些大言炎炎的喷子们。

《小时代》上映时,我压根没关注过。对于这种片子,如果注意到它的存在,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打一星吧,喷它吧,显得很无聊——又没人强迫你去看。所以于我而言,碰上这种电影,最好就是无视,当不存在。

但是现实中总有一些人,自己掏了几十块钱,屁颠屁颠跑到电影院里看完,然后去豆瓣跟小时代的脑残粉对喷。今天《爸爸去哪儿》上映,这些喷子们又出现了。我向来很困惑,这需要闲得蛋疼到什么地步,才能做出这种花钱找气受的事情?

像《致青春》这部片子,我喷它,是因为它装逼,装作一副很有艺术内涵的样子。结果一看之下,发觉上当了,这片拍的不是一般的烂,我当然要喷它。但《小时代》人家摆明了就是一部物质炫富电影,也没装逼,既然有人喜欢看,碍着你什么事了?你非要自己花钱忍受俩小时视觉污染,然后去豆瓣教育脑残粉,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装逼精神?今天《爸爸去哪儿》上映后,一帮喷子们又有新的说辞了,“娱乐节目也能进影院,中国电影完全毁了”,一幅痛心疾首苦大仇深的样子,仿佛他们是中国电影的救世主,众人皆醉他独醒。他有义务来教育脑残粉,为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我向来觉得这种人比那些脑残粉更恶心。存在即合理,有人爱看,这就足够说明一切了。人们自己有用脚投票的自由,有谁规定娱乐节目不可以进电影院了?我真是不懂这些喷子们有没有正常的思维和逻辑,居然还在大言不惭地指责那些打四星五星的粉丝。

换一个更形而上的视角,也可以看出,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恰恰正是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结果。市场经济的本质,乃至艺术的规律,核心就是自由。导演有拍电影的自由,观众也有看电影的自由。而总有一帮喷子们,指手画脚,动辄指责这个是文化垃圾,那个是艺术倒退。有人逼你看这些文化垃圾了?

前些年很多恶俗的网络歌曲广为流唱时,怎么豆瓣这帮高端艺术逼没出来叫嚣中国音乐已经毁了?我所看到的现实是,听王菲的还是听王菲,听周杰伦还是在周杰伦,听重金属的还是在听重金属,听凤凰传奇的依旧在听凤凰传奇。

道理其实很简单,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同的人,精神需求不同。你不喜欢没关系,但是你摆着一副高姿态指手画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中国电影真的被一部真人秀电影毁了,那说到底也是因为大陆民众的艺术修养太低了,因为像你们这样高端优雅有内涵的人太少了。你们这帮高端艺术家们,应该做的是发起一场“新文化运动”,来提高蒙昧大众的艺术修养。现在为难一部真人秀电影,这难道不是舍本逐末么?你们高贵的逼格和品味与低下的智商和逻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何况,有你们这帮冷艳脱俗的艺术家们在,中国电影怎么会毁。你们大可以去拍一部牛逼闪闪的杰作,把《小时代》《爸爸去哪儿》的脑残粉争取过来。这样做是不是比只会在那瞎喷效果要更好些?这些电影不好,问题是还有更好的选择么?中国电影什么时候没烂过?这时候出现一部大家喜闻乐看的电影,难道不比当年大银幕皆是空洞大片的时候要好些?

如果一部电影明明拍的很烂,但它打着电影艺术的旗号来忽悠你掏钱包,比如《致青春》《富春山居图》。你看完之后发现上当了,当然可以喷。但是《爸爸去哪儿》人家压根就没标榜自己多么艺术,人家摆明就是为了圈钱。只要有粉丝愿意贡献票房,这碍着您什么事了?


你要追求阳春白雪,没人有意见。我没见过《小时代》的脑残粉们去喷《肖申克的救赎》。相反,那些稍微看几部艺术电影的货们,倒是很喜欢出来卖弄格调,显摆品味,教育他眼里的“下里巴人”。

我就纳闷了,这些人到底有什么资格去教育别人,干涉别人的自由?这是要幼稚和无脑到什么地步,才能做出这种“五十步笑百步”的事?我绝对不会看《小时代》,但我从来也不会对《小时代》的脑残粉指手画脚。

大张伟昨天在采访里说了一句话深得我心,他说:“有人觉得SM特别不能接受,但有人觉得被抽鞭可爽了,关键是你看站在谁的角度上,所以人没有底线之分,只有角度之分。”这么简单的道理,可惜很多人不懂,这些人总觉得自己偏好的才是唯一的,正确的。别人跟他不在一个队伍,就是垃圾,就是低俗。

即使这些电影真的很脑残、很垃圾,但国外的暮光不也大卖,加拿大吸毒的那个小JB不是照样粉丝无数,这世界无知的少男少女、无知的脑残粉多了去了,都需要你去拯救?你特么是不是感觉太良好了。

法国人勒庞在《乌合之众》中写道,如果没有女人,这个世界或许就不会有商业广告。说白了,这个世界很多人都是非理性的,很多事物都是为了迎合乌合之众而存在的。你境界这么高,你批判的过来么?是不是干脆所有的广告和娱乐都要取消,每个人每天都精研佛经、哲学,你这个装逼货就满意了?


往往这些货们,连基本的辨理逻辑都没有,数学考30分,世界观价值观尚处于构架期,看一本《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就能把他洗脑。这些货们大概就是看了几部诺兰的片子或者基耶斯洛夫斯基之类的文艺片,便迫不及待地跳出来指手画脚,要指摘超度那些他看不起的脑残粉。

但其实就如冯小刚在微薄上说的,这些人中的大多数连什么是蒙太奇都搞不懂,就出来大谈特谈什么电影艺术。你丫有数千部的阅片量没?是否对各国电影各种类型的杰作都了如指掌?你了解电影史吗?你丫看过几本电影理论书籍?你知不知道有相当部分的“CULT”类型片,在当时是很烂的片子。

什么是艺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逼格很高、远离世俗的东西才是艺术的唯一形式?你怎么不说现代的大部分艺术形式都是垃圾?二十世纪的流行音乐和之前的古典音乐相比,还有什么逼格可言。我相信,当上个世纪古典音乐式微,流行音乐取而代之时,肯定有相当部分的人在哀叹真正的音乐已经毁了。


费里尼曾经对斯皮尔伯格说,你是幸运的,因为你所喜欢的东西是大众喜欢的。这些喷子们如果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恐怕也要喷斯皮尔伯格低俗吧。不过是稍微看过几部不错的片子,就不可一世了,觉得自己懂得了什么是电影什么是艺术。《少年凯歌》里有句话说的好,“当你觉得你开始理解这个世界的时候,世界才刚刚原谅你的幼稚”。


一瓶不满,半瓶晃荡。依我看,当初叫嚣着《盗梦空间》《黑暗骑士崛起》改写影史的人,也是这帮装逼装清高、秀优越感的货们。因为真正懂电影的都知道,诺兰的片子给当年的《黑客帝国》提鞋都不配。而《小时代》《暮光》之类电影的脑残粉显然又不会对这种电影表示这么高的评价。

所以说这个世界上最恶心的不是那些一无所知的人,当一头猪也有猪的幸福,《小时代》《爸爸去哪儿》的脑残粉自有自己的幸福。最恶心的其实是这种人,稍微知道一点东西,就觉得自己理解了全宇宙,觉得自己高贵典雅,高人一等。


就像一句话说的,你永远无法战胜一个纯傻逼,因为他会把你拉到和他一个层次,然后用他丰富的经验战胜你。上述的这种人就是这句话里的纯傻逼。


今日《爸爸去哪儿》上映,又有一帮货们在豆瓣狂喷。吾为二货们的那幅大言炎炎的正义精神所感动,故作此文。文字里出现了一些不雅词汇,那是因为——这些词汇再怎么不雅,也是对这帮货们的真实写照。



----------------------------------------------------------------------------------------------------


PS:本文的重点不在于讨论《爸爸去哪儿》究竟算不算电影。只是看不惯那些装腔作势的人。这些感想也不单单是因《爸爸去哪儿》被喷而起的,里面说的一些东西,也是长久以来,豆瓣这些装逼货们给我的印象。

有些说辞可能有点拔高这部片子的嫌疑,那只是因为过于反感这帮拿着大棒到处倾轧的货们。你当然有评论的自由,所以我也有骂你的自由。


话说回来,电影美学理论一直在发展,当代的电影美学观念和五十年前完全不一样。就我个人的感悟,不管什么学科,当一个人知道得越多,了解得越深入,他下结论反而越谨慎。很多问题到头来,其实是哲学问题。为什么要说“一瓶不满,半瓶晃荡”,我始终觉得,乱下结论、乱扣帽子是种很浅薄很无知的表现。

批评一部片子剧本空洞,演技有瑕疵,镜头语言不纯熟,这些当然都可以。只是当讨论层面上升到“什么是电影”这么深刻的本原性的话题时,这个连新浪潮大师们都不能穷其究竟的话题,这些货们居然能洋洋自得地谈个不休,还拿着他自认为的所谓的“电影艺术”的定义来压人,我觉得这实在太不能忍受了。这也是我为什么觉得这帮高端艺术逼们恶心的原因之在。

 短评

应该能大卖,虽然这不是一部电影。

9分钟前
  • 淘金汉
  • 较差

作为综艺节目五星妥妥的 但是电影 呵呵 一星都嫌多 好意思这么圈钱么

14分钟前
  • 慕雨眠
  • 很差

我想为之前骂过小时代像MV或者贴吧动态签名说句对不起

16分钟前
  • 大白汐
  • 很差

救救孩子。——鲁迅

17分钟前
  • 卢十四
  • 很差

大银幕看“爸爸”的心情是:片头刚出来的那一刻,就像第一声音乐响起时的偶像演唱会现场,心跳加速。片子太短没看够,也许是脑残粉儿的心理作用。

20分钟前
  • 下一秒治好懒病
  • 力荐

很久没在电影院里看全场观众一起笑作一团的片了。看在电影版的反响的份儿上第二季就原班人马吧,找得着比Kimi还萌的吗,找得着比天天还暖心的吗,找得着比Cindy还可爱的吗,找得着比石头还懂事的吗,找得着比angela还甜的吗?就算找得着,不是他们几个我也不看╭(╯^╰)╮

23分钟前
  • 在你身体里冲刺
  • 推荐

忘评论了!真的笑点很足啊!!我锁的美貌值在大荧幕上又up了!天儿永远那么美不说了!恬锁大血红!!

27分钟前
  • 独角大瓜皮
  • 推荐

电影广告捆绑十几条,票价和3d电影一个价,综艺节目剪辑版就成电影了?这部电影和私人订制一样没上映光广告费就翻利了,靠人气圈钱之作,孩子成了圈钱的工具,呵呵。中国已经忘却了电影的含义,简直是侮辱电影,估计这电影票房不会低,总是有不差钱的人,拿着3d的票价在电影院看着脑残综艺节目。

31分钟前
  • 风逝
  • 很差

粉丝向的产物,人家圈钱观众买单买的high,影院里欢声笑语都挺开心的就够了,用影评人的深度来评论大众趣味就不太讲究了。天天给张亮洗脚真的看泪目了,我泪点果然奇低。

35分钟前
  • Hey Johnny
  • 还行

完全符合对这个节目的所有期待~

39分钟前
  • 淹然
  • 力荐

为了钱,下限永远能比你的想象力再低一点

40分钟前
  • ANGEVIL
  • 很差

我是脑残粉 掏点钱从头笑到尾总比看笑不出来的电影强吧

43分钟前
  • 孩子
  • 力荐

冲着观众的感情看的吧,真人秀和电影结合不是一般人能弄好的吧

47分钟前
  • OURI
  • 较差

我为什么要花钱去电影院看你们逛动物园?

51分钟前
  • 许德拉
  • 很差

不知道在影院看的话,会不会有种在看1000吋大电视的感觉?

56分钟前
  • 易老邪
  • 较差

“玩不重要,朋友才是最重要的”影厅里好久没这么欢乐了,就像去年的《泰囧》《西游》一样,从头笑到尾…Kimi萌点、石头笑点,森碟酷点,天天嗨点,Angela治愈点,真实的生活与情感交织,既搞笑又温暖,结尾观众竟跟着合唱起主题曲…这虽不是一部严格电影,却是一顿适合老百姓的美餐。

60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年初一影院人山人海,一大家子凑数看了场免费;因一万年不看电视,萌点笑点掐不到,只能昏昏然;如果所有综艺节目都能拍成“电影”,那中国无疑是第一电影大国了!负分滚粗!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很差

看完点映还有大长腿本尊可以撸诚意十足啊!从头笑到尾整个影院洋溢着一派欢乐祥和的逗逼气氛!心情好你们还可以在最后来一次全影院卡拉OK!为他们13亿票房的目标出一份力吧!

1小时前
  • Nolita
  • 推荐

想着“能从一大堆素材中剪辑出有开端冲突结局的电影来应该还是挺腻害的吧”所以去看了,看完才知道人家根本就没把它当做电影来做!完全是综艺节目的大屏幕版而已啊!

1小时前
  • 小呀呀。
  • 较差

我已经分不清自己的智商 是不是适合在这个时代生存了!

1小时前
  • The sail
  • 很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