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西闻记国语

香港剧中国香港2019

主演:张继聪,胡杏儿,陈意岚,杜小乔,甄咏珊,东方昇,王宗尧,赵永洪,白健恩,林雪,张建声,邓健泓,石咏莉,陈嘉莉,邹文正,姚琰欣,陈诗慧,岑珈其,李亦乔,吴浣仪,蔡明芳,张沛乐,廖子妤,陈颖欣,赵善恒,骆振伟,陈安立,徐浩昌,李尚正,黎纪君,谭杏蓝,黎万宏,方志驹,何宛珊

导演:吴兆麟

 剧照

向西闻记国语 剧照 NO.1向西闻记国语 剧照 NO.2向西闻记国语 剧照 NO.3向西闻记国语 剧照 NO.4向西闻记国语 剧照 NO.5向西闻记国语 剧照 NO.6向西闻记国语 剧照 NO.13向西闻记国语 剧照 NO.14向西闻记国语 剧照 NO.15向西闻记国语 剧照 NO.16向西闻记国语 剧照 NO.17向西闻记国语 剧照 NO.18向西闻记国语 剧照 NO.19向西闻记国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42

详细剧情

文明时代、反智社会!幽默是无声的呐喊,苦笑是绝望的挣扎!新香港黑色曲线单元剧。由你我眼中,所闻所见的奇人奇事,构成一连串香港故事!揭露城市阴暗荒谬的另一侧,探射香港人心底里身在社会角落的贪、嗔、痴、恨、爱!每段难以置信却真实贴地的人生奇遇。追求黄金、却制造垃圾,在欲望泛滥的时代,迷失挣扎的你和我,最后得到的会是甚么?失去的又是甚么?

 长篇影评

 1 ) 全是骗子的「限制级」,主角是你

关注【燚见】,每周五,聊电影

01.

我好开心。

2019年又发现一部好看的港剧。

推荐给你——《向西闻记》

其编剧一定有朋友熟悉——向西村上春树。

是的,就是《一路向西》的原作者。

一部传说中很神奇的电影。其内容完全不可描述。

《向西闻记》则延续了作者一贯的都市题材,而且这次在反映社会问题的层面上挖掘更加深刻了。

豆瓣上两千个人打出了8.3分。

如果让我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这部作品,我觉得是「荒诞」

弹丸之地的香港,每天都在发生形形色色的各类社会事件,加上舆论报导的添油加醋,于是就成为娱乐小报或官方媒体的每日新闻素材。

而向西村上春树正是看到每天上演的离奇事件,于是从中选取一些,将其夸张、放大、变形

小到两个人的爱情,大到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粗放到一个诈骗行业,细微到一次酒吧约会,

它都有涉及,而且出乎意料,各种反转。让你不得不感慨编剧对社会、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至于有多深刻,不如我们直接切入主题。

02.

第一集的主角是动物,

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陈振邦是一个保险推销员。

推销了多年保险的他,却连一辆车都买不起,还在酒吧频频被哥们儿嘲笑。

最后,哥们儿还为他指了一条明路——

只有骗,才是全香港最赚钱的工作。

陈振邦开始不以为意,直到一件事情的发生。

女友的狗丢了,她没有报警,或是到处张贴寻狗启事,却花五千块钱找了一个动物传心师

我想你应该不太清楚这个传心师是干嘛的。

简单来说,就是他们可以通过脑电波感应到动物,从而实现与动物的交流和对话。

这么夸张的职业,陈振邦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可是女友偏偏对其深信不疑,还骂陈振邦不关心自己,并顺势与其分手。

分手后的陈振邦非但没有一蹶不振,反而从此阴差阳错地在网上将自己一步步打造成了一个优秀的动物传心师。

他在网上假装顾客对自己进行评价,不断为自己刷好评。

渐渐由此发展了很多粉丝。

慢慢地,他成为了圈内有名的动物传心师。

很多人的动物丢了都找他帮忙寻找,动物不吃饭也找他询问原因,他通过「传心」感应后,再和关心宠物的主人们一一解答。

这个「骗」的行业不仅让他赢得了金钱,也有艳遇接踵而来。

暗恋多年的同学雨雅出现后,陈振邦想继续发挥自己「行骗」的功能,赢得雨雅的芳心。

没想到被雨雅一次揭穿,每一句话都正中靶心。

受到打击的陈振邦选择了自我反省与改变。

可是,迈出新的一步又谈何容易?

陈振邦的神奇经历很多人都会觉得似曾相识,因为这种行骗的过程完全跨越了香港,也是我们内地十分熟悉的题材。

央视的《今日说法》,几乎每隔几天就会爆出类似的骗人伎俩。

比如说我就看过一个人说自己是大师,可以帮助别人「改运」,然后就有很多人送钱改运。

有个人说自己正在筹集资金做某个投资小、回报大的项目,也能迅速骗得大量资金。

还有人很小心的隐瞒自己的身份,在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区域分别娶了三个老婆,而且彼此还从未照面,三个家庭生活多年都没有任何穿帮。

你看,骗人的确是个门槛很低的工作。

只要口才足够好,良心完全不重要。

陈振邦正是将古时候算命,现在很多星座专家惯用的话术,移植到了动物身上。

比如:外人看你很高冷不怎么讲话,其实你和朋友在一起很放得开。

类似模棱两可的话,几乎是个人都比较认同,其实都是一些废话。

但就会有人认为这是「传心」的神奇之处

正是这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很快就能赢得宠物主人的认可。

退一步讲,这些需要传心师来传心的宠物主人,其实来这里更多是求得一种安慰,听到些好话就满足了。

换句话说,不是陈振邦一定要「骗」他们。

而是他们希望陈振邦可以「骗」自己。

陈振邦唯一的技能就是「骗」,可是他的技能还不够高,因为他会常常反省,他明白自己的迷茫与彷徨来自哪里。

陈振邦顺理成章成了明星。

这一现象印证了社会发展的扭曲:随着当下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对于宠物的依赖越来越多。甚至超越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而扭曲的社会环境与风气,让他们宁愿去找一个动物传心师,都不愿意自己花些时间去张贴告示。

这本身就是更加扭曲的现象。

03.

《向西闻记》最后的压轴故事选择了买房这一最现实也最魔幻的主题。

香港的房价有多贵?

据说普通香港居民不吃不喝19年,才可能会有个自己的窝。

就连《反贪风暴4》都调侃说:香港年轻人唯一的出路是坐牢,因为有吃有住,不用买房。

可见香港人的购房压力是有多大。

还记得小燚之前推荐过的《维多利亚壹号》吗?

一个香港女生因为房价的跌宕起伏最终被逼成杀人狂魔,向所有她看不过眼的人疯狂报复。

在「碌架床」这则故事中,更是将香港房价的寸土寸金彰显地淋漓尽致。

在一个65平米的房子里,住着主角一家六口人。

尴尬的是,亲兄弟两个家庭不仅居住在一个房间,而且是上下铺。

最尴尬的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们大晚上都有想开个小会的时候。

最最尴尬的是,上下铺都在天摇地动,还要忍住不能发出任何声音,场景好不壮观。

讲真,兄弟两个家庭都已经看不爽对方家庭好久了(似乎搁谁谁都不会爽)。

双方都想把对方从这个家庭赶出去,然后自己就可以独占一个房间。

终于有这么一天,战争一触即发,老爸直接下了命令:两家谁先生孩子,这个房间就归谁,另外一家就要搬走。

于是兄弟两人又开始紧锣密鼓地造人计划。

戏剧化的是,兄弟两人的媳妇先后怀孕。

更戏剧化的是,弟媳妇后怀孕,却因为早产先嫂子一步。

于是哥哥一家只好搬走。

最戏剧化的是,弟弟发现哥哥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长得几乎一样。

按理说,亲兄弟孩子本该很像。

可是兄弟二人心中都「有鬼」。

原来弟弟因为个人身体原因,无法造人成功,于是拜托了朋友帮助自己实现了「临门一脚」。

没想到的是,哥哥也是「同样操作」,而且选择的朋友也是同一个人。

是的,你没看错。

为了争夺一个房间,他们主动放弃了「道德」

但是,他们认为一切都「值得」

这样的想法简直是扭曲到变态。

这个社会一直都在飞速发展,很多人都在讲自己压力很大,

很多人都在讲自己已经跟不上社会变化的步伐。

与此同时,暴露出来的正是各种社会性问题。

没有人告诉我们怎样维系一段感情。

没有人告诉我们怎样才是正确的三观。

没有人告诉我们怎样能避免伤害别人。

没有人告诉我们怎样才是对家庭负责。

我们的生活被PPT、业绩报表、房价、汽车、休假、别人的生活所绑架。

说着「游戏人间」的人,从来都是被人间所玩弄。

有些人因为一段恋情的告终就一蹶不振。

有些人因为一次工作的失误就怨天尤人。

大多数人开始渐渐变得冷漠,无论亲情,还是爱情。

弟弟「骗」了妻子,生了孩子。

哥哥「骗」了妻子,生了孩子。

弟弟「骗」到了房子。

哥哥「错失」了房子。

一场看似「公平合理」的竞争,暴露出巨大社会压力环境下的小人物辛酸,以及令人可悲可怜的价值导向。

但是,这些谎言又能「骗」所有人多久?

在这场抢房大战中,真的有赢家吗?

我很怀疑

就像剧终妻子那个意味深长的神情,她或许已经发现孩子长得不像老公了。

可是妻子又能怎样。

想来想去,大概也会是继续「骗」下去吧。

04.

回到第一集,陈振邦对着电视屏幕外的观众说:在香港最赚钱的工作就是骗钱。

其实「香港」同样可以替换成很多城市,很多地方,甚至你身边的任何一个环境和单位。

值得玩味的是,有些人「擅长行骗」,有些人「甘愿受骗」。

在「食女圣地嘉亨湾」中,冒充有钱人的高档小区保安,搭上了一个冒充富二代的女孩儿。

二人其实都知道对方的身份是在「骗」,可是没有人去拆穿,只是心知肚明地「互相欺骗」。

发生关系的时候,女孩儿宁可在高档小区嘉亨湾的楼道里,也不愿意去一个低档廉价的酒店开一间房。

还记得以前网络热炒的「宁可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吗?

这个时代真特么变了吗?

还是说,这个时代一直都是这样。

「骗」可能在一时会比较「好用」。

可是,你能「骗」一辈子吗?

你不能一直靠着行骗过活,

你不能没钱却一直冒充有钱人,

你不能因为失恋就拒绝所有关心,

你不能一直靠着借种生子蒙蔽所有人,

你不能靠着自我催眠永远当一个宅男,

你不能一边约炮,一边骂这个世界没有真爱,

你不能因为一点挫折就诅咒全世界都是王八蛋。

很多时候,你明明知道「你不能」,可是你还是默默选择了。

《向西闻记》是一部好看又走心的现实主义剧集。

它呈现了一种我们自己既熟悉又陌生的生活。

它让我们会心一笑,细细想来又悲从中来。

好像做了一个温暖的梦,最后却被一盆冷水泼回现实。

这些故事看起来虽然「荒诞」、天马行空,却非常「接地气儿」。

因为讲得都是与当下社会的你我息息相关的主题。

而让这些荒诞故事发生的,不是别人,正是现实社会的你我。

最后,我问你,

「骗」得了别人。

你「骗」得了自己吗?

假如,有天你终于「骗」到了自己,

真的就是一件好事吗?

识别二维码,关注「燚见」

xiaoyizhijian

一个创业者的电影周记

全是骗子的「限制级」,主角是你全是骗子的「限制级」,主角是你全是骗子的「限制级」,主角是你

 2 ) 《碌架床》之老鼠乌托邦

老鼠乌托邦简介: “实验的巢穴可以容纳3840只老鼠,食物可以供应9500只老鼠,水能供应6144只老鼠。这里没有天敌,进行定期打扫,无大规模传染病威胁,唯一有所限制的就是空间。如按照逻辑推理,老鼠最多会达到多少呢?巢穴容纳的3840只?或者水能供应的6144只?还是这个中间值?实际情况都不是,最终的这个模拟实验结果让众人瞠目结舌十分匪夷所思。最开始老鼠数量急剧增长,每55天就翻一倍,315天时数量达到了620只,从那以后老鼠的繁衍速度开始下降,每145天数量才能增加一倍。第560天,老鼠数量达到巅峰——2200只,自此之后,整个种群数量开始下降,第600天的时诞生了最后一只幼崽。没错,整个老鼠乌托邦内,再没有一只老鼠幼崽出现,虽然之后出现过怀孕迹象,但并没有新幼崽诞生,整个老鼠种群竟然走向了消亡。”

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了实验“老鼠乌托邦”,发现香港很大机会已然成为人类版的实验场。大多数人来香港是旅游或公干,除了琳琅满目的唱片和灯牌下的红色的士外,最能感受到的应该就是狭小的空间

逼仄的空间让老鼠产生了绝种的想法,可是确实是老鼠决定的吗?雌雄两性的老鼠都趋向于性别基因的反方向发展,公鼠开始雌性化打扮,母鼠变得越发有攻击性。性别是基因传递的基石,逆行的结果不是TENET,而是最终的种族灭亡。

看了几遍《碌架床》,两兄弟共同为好友养儿子的桥段估计放在任何社会科学实验中都是不可能被理解和认可的,可是确实是两兄弟决定的吗?换一个思路,也可能是基因决定的,在空间的压缩下,基因不愿再进行传递和繁衍,是基因的意志战胜了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宁可把繁衍的机会让渡给第三人以换取更大的空间,这是一种基因自发的退局,更是一种被逼迫的认输,用绝种来默默对抗空间更加狭窄的屋企。

老鼠的祖先曾经与恐龙存在于同一时期,但是恐龙已经灭绝,而老鼠却顽强的生存下来并成功进化。躲得过冰河时期的物种大灭绝却逃不过所谓乌托邦的完美实验场,基因的属性应该是向往自由,向往更广阔的空间。如果做一个中文网络民评,多数网友应该都会觉得香港已无路可进且无路可退,空间更为开阔的大湾区可能才是香港市民挣离困局的最佳出路吧。

 3 ) 《向西闻记》| 茨威格曾说:“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网飞有《爱,死亡,机器人》

日剧有《世界奇妙物语》

英剧有《黑镜》

终于,

我们也等来了自己的黑色幽默短片

《向西闻记》

12集 9个故事,

根据8条社会新闻而开的脑洞,

每集不过20分钟,

却如同糖衣包裹的彩蛋,

不到最后一秒,

都猜不到编剧的用心良苦。

第一个故事《动物传心师》

保险经纪张继聪一把年纪碌碌无为,最大爱好喝酒打游戏,气的女友常常和他吵架。直到有一天女友的猫丢了,花了5千大洋相信“动物传心师”的鬼话,男主才发现原来骗人真的这么好赚,天生一副好口才的男主立马转行当起了专门骗小女生的“动物传心师”,生意还越做越大。对此,百度百科确实收录了这个案例。

男主一边赚钱,一边撩妹,真是人生路径的大逆转,就像那些一事无成靠歪门邪道骗取他人钱财感情的pua一样,昧着良心的捷径之路往往容易令人沦陷在黑暗的欲念中无法自拔。

直到男主遇到了读书时代的初恋,对他发聋振聩,才想起从前的自己也有过成为“消防员”拯救他人,助人为乐的英雄梦想。于是他决心洗心革面寻回初心与初恋,最终他们之间会顺利的走到一起吗?就等你自己来揭晓答案吧!

第二个故事《咖喱鸡》

看港剧的时候会觉得人物交际圈太过重叠,往往a和b分手之后,会和a的朋友c在一起,c的朋友d又会和b纠缠不清,总而言之大家的生活圈似乎就只有一群人之间换来换去。

这部剧的故事里面,也同样纠缠着重叠的人物关系。

被第一个故事里欺骗过感情的某一个女顾客,因为悲伤过度,跑去和故事二里的男主滚床单,还敲了无数个咖喱鸡。

这个故事就比较黑色幽默了,有女票的男主因为怕被女友发现自己约p,想尽办法想抹去满身的“咖喱鸡”,于是机智的他用了拔火罐,被热水烫红,甚至最终他选择了电熨斗……这份牺牲精神,真是可歌可泣。

正如男主最后自己脑海中反问自己一样。到底他的自虐最后成功与否呢?看下一个故事才知道哦!

第三个故事《PTGF&PTBF》

单身男女一多就催生了新兴产业,租伴侣。PTGF就是兼职女友,按钟收费,可陪吃喝玩乐,参加饭局,也可以升级成高级啪啪啪伙伴。

这一集的故事,便是延续了上一集与约炮渣男分手后的贪玩女主教留学回来过暑假的长辈儿子如何做合约情人(高级鸭)的故事。

但愿所有的孤男寡女,都能在寻寻觅觅之后,终成眷属。而不是因为看破了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疲于追求真爱,选择将就。

殊不知,将就了枕边人,便是糊涂地睡过了这一生。

第四个故事《食女性地嘉亨湾》

不知道是物欲的人们让社会变得世俗,

还是奢侈的生活让人们变得贪慕虚荣。

这是一个讽刺现代都市男女的故事,一个是向往搭上高富帅的妄想麻雀变凤凰的贫民女;一个是假扮高富帅撩靓妹的富人区保安。夜场相逢,后楼相欢。

初初看不起男主的穷酸相,直白的嫌弃脸,后闻男主住在富人区就秒变脸,其势利的态度令人唏嘘不已。最后哪怕是连家门都不曾踏入都甘心倒贴,也难怪男人都开始流行去夜蒲的时候秀车钥匙的操作了。

莫怪人心太伪善,

只怪把爱出卖的太廉价。

第五个故事《台北的港男港女》

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更因为真实而可怖。

保安的同事去台湾休假,想泡一个台女,却偏偏还是遇上了港女。带着对港女的偏见,处处回避,却挡不住缘分步步紧逼。

一个浪漫的旅行艳遇就此展开。

一起放天灯、一起许愿遇到真爱。

难得一见的温馨美好小清新。

一直假扮台男的港男,最终为了面对真爱,向女主坦白自己唯一说过的谎。他们在街头相拥,喜极而泣。如果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或许就真的是一出幸福的童话,人间有真情,奈何成死局。

人们活着需要信仰,

但那必然得是向善的信仰!

第六个故事《因为寂寞所以健身》

每个身边不多不少,都会有一个怎么也瘦不下来的胖子,小时候被同班同学取绰号,长大了找不到对象,必须活成一个宅心仁厚的老好人,才有机会获得关注,或是被友善的利用。这个世界对颜值总是有固定的标准,对胖子总是很苛刻。别问我怎么知道的,说出来都是泪~

我们的男主就是这么一个敦厚的胖子,好不容易被女神多夸了一句话,就刷爆卡也要减肥,又被倒闭的健身中心坑钱,万事到头一场空,人生至此都是绝望么?

也未必,女神最后还是主动邀约,给你当头棒喝,告诉你,人生没有最绝望,只有更绝望~

第七个故事《骨与欲》

不知这世上的双胞胎是不是真有心灵感应呢?

是相似多一点,还是矛盾多一点?

是否真的都会有相同的爱好,

甚至爱上同一个女人呢?

这集就是讲了两个双胞胎同时爱上了按摩女的故事。从一开始按摩女对男主的奇妙态度,到最后双胞胎出现时让人恍然大悟的反转,才看清前面各种模棱两可的桥段是怎么回事,诙谐到最后,依然是两个单身汉面对面吃饭。

原来世上有另一个自己,

未必是事半功倍,

也可能是来拖后腿的。

第八个故事《独男爱的机会》

IT宅男为何难破处?有时候不禁发问,代码这么复杂都能攻破,高达PG这么难搞都能拼完的手脑兼备的码农死宅为何偏偏搞不定一个妹纸呢?可能编剧和我有一样的困惑,所以把如何YY妹纸的戏码在宅男的脑回路里过了一遍。

最后当真爱来临的时候,那个曾经爬出过壳的寄居蟹,终于还是回到了最有安全感的笼中,毕竟游戏胜过妹。

宁可一生不日,不可一日无新番。

最后一个故事《碌架床上》

一个楼价高过命数的时代,扭曲了人性的本质,方寸之间,兄弟互博,为了继承唯一的一套倾尽毕生也买不起的房子,兄弟两人竟为了拼儿子不惜找朋友借精子。不免令人想起前几日豪门内斗,为了遗产拼孙子的花边新闻。听起来很可笑,实则却很可悲,古人为了领土尚可抛头颅洒热血,今日为了蜗居,依然可以牺牲很多东西。

人生的追求虽不止于足下的土地,

可有多少人的拼搏,

还不是为了买楼还贷,捍卫心中堡垒。

这是一个脑洞版的社会速写,

也是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愿你找到心中信仰,

追求光明和自由,

度过无悔而有价值的一生。

最后来说一下这个编剧向西村上春树,

不是大家所熟知的那个村上春树,

显然这是一个身怀洞察的鬼马编剧。

之前看过他写的《西慌极落》也是赤果果地吐槽香港楼价,描绘了一出底层笼民的生活奇遇记。

想来楼价也是他心中最痛吧!

更多影评敬请关注本喵!

 4 ) 这部短剧黄而不污

周末必推的下饭剧,已更完,每集时长不到半小时,上榜理由:

1、“大”尺度的“黄”,巴特~没有漏点,没有走光,全靠对白和场景给你想象空间

2、港式黑色幽默,不会以浮夸的表演和滑稽的动作,而是点破生活的痛点制作出的笑点,笑完以后你会思考或者共鸣。

很负责的说,第三集消退用电熨斗“咖喱鸡”,我持续笑了1分钟,停~不~下~来

3、明星云集,巴特~我认识又喊得出名字的只有张继聪和胡杏儿,其他演员都是“识得个样唔识得个名”,不过没关系,这是一部以剧情取胜的剧

 5 ) 我们一起学狗叫,一起汪汪汪汪汪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K社 欢迎联系授权转载)

最近有部画风鬼畜的剧。

开宠物讲座,所有人一起学狗叫

为掩盖被种的草莓,拿电熨斗捋;

甚至还有,在客厅出恭……

《向西闻记》

先别被吓跑听我港!正经剧!

这部剧共10个故事,12集,每集约20分钟。

有趣的是,虽然乍一看是如开头般的迷惑行为大赏,但故事的创作来源,全是一则则真实的社会新闻。

比如前几年臭名昭彰的“蓝鲸”杀人游戏。

01

台北的港男港女

港男刘浩明和港女珍妮诗在台北夜店初次邂逅。

珍妮诗一心想找台男,寂寞难耐的刘浩明便掩盖身份,与珍妮诗约会。

伴随着港式情歌的背景音乐,两人来了场日系纯爱的平溪旅行。

在地铁上一起听歌,珍妮诗超A;

一起吸奶茶,放孔明灯;

逐渐喜欢上珍妮诗的刘浩明,在吃夜宵时向她告白。

确定心意后的清晨,刘浩明误以为珍妮诗已走,一个人飘荡在街头。

一抬头,发现珍妮诗提着早点冲他笑。

刘浩明情感决堤,终于向珍妮诗坦白了自己的港男身份。

踮脚我真的笑了

珍妮诗不以为意,还顺势打趣了一句。

但。

当天晚上,刘浩明就被珍妮诗杀死。

被前期小清新爱情故事甜到的我,看到这嘴角凝固。

原来,这场由刘浩明开场的假面舞会,珍妮诗才是真正的做局者。

也是受害人。

凶手正是“蓝鲸游戏”。

珍妮诗因情伤被游戏控制去杀人,却不自觉爱上刘浩明。

最后,她选择殉情来维持这份爱。

游戏原型是俄罗斯的同名游戏,煽动了多名青少年自杀。

管理者会对游戏参与者进行洗脑,要求参与者完成列表中的游戏项目,最后一项是伺机自杀

02

骨与欲

小职员爱上按摩女的故事。

如三流街边杂志的开头,小职员第一次去浴所,被19号技师的职业操守和技术打动。

于是回回都找她,还尽可能地给小费。

有一处需要高亮,职员第二次来时,技师却说「你每次都指名我的」。

情人节前夕,他鼓起勇气,准备拿着自己做的糖醋排骨向技师表明心意。

技师看到他却一脸惊恐「你早上才拿来一盒糖醋肉」。

谁拿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职员的爸爸前段时间不见了,妈妈连续做了几晚的糖醋排骨。

一起吃饭时,饭桌边上,有一双被墙壁遮挡的手。

更细思恐极的是,有一场戏,镜头扫到妈妈时,她手上拿着的,是「人体解剖全书」。

此时再看回故事名,谜底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03

上下床

这个故事直指了香港如今最窘迫的问题:买房难。

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平均房价已经超过20万每平方米。

主角是一对年轻夫妇,与男主父母和哥哥嫂嫂蜗居在35平米的房子里。

夫妇与哥嫂睡在同一张上下铺,仅以一床木板相隔,薄薄的帘子作遮挡。

每夜心照不宣地行事时,床架便会“吱嘎吱嘎”地摇摇晃晃。

从狭小的床铺切到矗立的高楼大厦

六人挤在同一屋檐下,矛盾自然不断。

突然想出恭的公公,因为儿媳洗澡要一小时,被逼在客厅解决。

最基本的体面都无法维持,公公气急,放言「谁先为他生下孙子,谁留下来住」。

床架摇得更厉害了,昼夜不停。

戏剧性的是,弟弟尽管使出浑身解数,却一直没有中标。

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你的蝌蚪活力太低,怀孕的可能性等于中彩票头奖」。

找代孕?

光排队就要两年,时间不等人。

万般无奈之下,他想了招“妙计”——让朋友帮自己的老婆怀孕。

魔幻吗?

一套房子,逼得所有人红了眼,撕下仁善礼智的教化。

嫂嫂撞见公公在客厅大号,第一反应是赶紧拍照,以此逼走弟媳;

曾因感羞耻而错开时间行事的弟媳,为了怀上,早就不管不顾了;

而弟弟,在出卖媳妇那一刻,就谈不上尊严、底线这些身为人的基本了。

10个精悍的故事,个个都戳中人的痛点。

寂寞、虚弱、冷漠、肥胖、势力……

对于痛点的精准把握,源于对社会病的精准观察。

《台北的港男港女》里,一直怂恿刘浩明办了珍妮诗的“朋友”,要求刘浩明拍小视频给他“爽”。

《动物传心师》里,落魄推销员变身神棍,瞬间应有尽有「在香港最赚钱的工作就是骗人」。

并非每个故事都有着完整的结构和精彩的叙事,个别几个拍得浮光掠影。

但它点出的问题,绝不是在隔靴搔痒。

剧集片头一一对应的新闻版面,暗藏了太多滋生在都市犄角旮旯的畸形欲望。

不过在拍摄风格上,区别于大陆扎实的现实主义,台湾客观的纪录影像等,《向西闻记》保持了港剧诙谐的黑色喜剧风。

《上下床》这般可以挖得很深的悲剧,导演选择点到即止,不去放大矛盾,结尾处还带着和解与希望的意味。

另外值得称赞的,是那块能处理得暴力色情来勾引观众的空间,导演也全数规避。

因此在观感上,这是一部搞笑,反转不断的本土港剧,且不会引起不适。

不是「屎尿屁」的搞笑,也不是脏话与子弹齐飞的斗殴,这类平实深刻又保留港味的风格,或许是新元年下港剧的新气象。

 6 ) 《向西闻记》,奇情怪谈的香港实录

《向西闻记》,奇情怪谈的香港实录。

《向西闻记》,风格统一的八个故事。

《向西闻记》,非典型香港单元剧集。

首先,需要区别两个概念,“港剧”与“TVB剧”,曾几何时,这两个概念可以等同,前有亚视,后有viu TV,TVB剧只是最广为人知的一种港剧。然后来说说作者“向西”,他的全名是向西村上春树,高登论坛炙手可热的作者。从《一路向西》到《一狱一世界:高登阔少蹲监日记》,再到《西谎极落之太爆太子太空舱》,每一次的主题都离不开“向西”这个符号——向西游记、高峰跌宕;监狱游记、乐极生悲;城市西游、极乐荒谬。

有评论称《向西闻记》是港版“爱·死·机”,而从整体观感、影像风格来看,更像彭浩翔较早期作品《破事儿》,那时候的“肥彭”只玩黑色幽默。本剧一共12集,向观众讲述了9个小故事。

1-2集故事一,宠物传心,戏真情假;

第3集故事二,吻痕的错,熨斗的痛;

第4集故事三,兼职情人,简单交易;

第5集故事四,假龙虚凤,就地取材;

6-7集故事五,危情台湾,爱她杀他;

第8集故事六,减肥金融,健身能富;

第9集故事七,双重的我,重复的我;

第10集故事八,绮梦一场,人才两空;

11-12集故事九,争先恐后,产子竞赛。

故事一最讽刺

说真话没有人信也赚不到钱,说假话不但赚到钱,还引来众多信徒,这是本单元最浅的一层讽刺。肉与灵的分割,表面接受Vivian的“善意”,实质抵触她的污秽;一心一意追求纯洁的女神,最后与污秽步入教堂。灵的坠落,与之同流合污,又是一层讽刺。令人深刻的是,主人公手拿着血淋淋的猪头,教训他的信徒,猪头不可爱,不如那些猫猫狗狗可爱,你们就变了,觉得不爱了,觉得恶心了。这就是创作者眼中的骗徒和受骗者,他们都没那么无辜,还没有那个丑样的猪头无辜。

故事五最奇情

说到最奇情的一部分,非故事五莫属。结局揭晓之前,从头至此都显得浪漫温情。揭露实情之后,回溯每一个细节都暗藏杀机。

故事七最诡异

故事七是引发观众最多疑问的一个单元。母亲手上的解剖书、餐桌上的第三个人、反复出现的那道菜……

第三个人是主人公的双胞胎兄弟,重点是他们的发型不一样,细节一有所暗示,骨妹提到你的头发怎么长得这么快。细节二也有提示,骨场卡片被第三个人捡起,这个人就是双胞胎兄弟,所以他才会知道地址过去。

故事九最无奈

房子已经成为香港电影的最新母题,以前是警匪。只要探讨港人的生存环境,这个话题始终绕不过去,只是看创作者从什么角度切入,用什么样的态度观照。如果说《维多利亚一号》上的是视觉的限制级,那么本单元就是道德的限制级,同是为了一个栖身之所,暴戾的手段、荒唐的做法也在冲击着观众的预设底线。故事结尾,妻子一个别样的眼神,已点破这齐齐整整的一家人。

发布日期:2019-5-22

首发平台:订阅号【希丰评论】

 短评

还可以。港(搞)男港(搞)女,奇遇背后多叹息。

5分钟前
  • 伊夏🪀
  • 推荐

故事变身很本土,港味十足,会粤语更佳~有梗~~

9分钟前
  • 秋霆小朋友
  • 力荐

很犀利的视角和演绎,可惜木有源,只能看图解。。。真·吃不起河蟹的年轻人。。。

11分钟前
  • 夏季的天空
  • 力荐

色相男女,尔虞我诈,你瞒我骗,都是为了当下那一刻的虚荣。当沉溺于如你所愿虚妄的现实之中,下一刻就会被这黑暗的世道兜巴星醒你。世途艰险,人心险恶,嬉笑怒骂间,尽是癫狂与荒谬,小恩小惠,都是非奸即盗。港产片似乎又陷入为了讲粗口而讲,有几集略显沉闷,比较精彩的是《碌架床》《因为寂寞所以健身》。

14分钟前
  • 海生
  • 还行

想的太多,做的太少做的太少,爱的太多爱的太少,想的太多当代青年人关于爱情的莫比乌斯群体症候群。

18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挺有创意的一部剧集,港味十足、讽刺意味十足,每个故事都精炼短小,既有脑洞大开也讽刺着现实,蛮有意思的

19分钟前
  • 青唐
  • 推荐

荒诞至极就成为了真实

23分钟前
  • 酥牧奇
  • 力荐

还以为是港版黑镜,毛都没沾到边。节奏拖沓,戏份内容和细节不足导致缓慢感很严重,以为沾点黑色就是幽默,搞点讽刺就是尖锐,低B当创意,恶心当有趣,镜头平庸,主演儿戏,闷死!真系剧情唔够,粗口搭救啊?(剧情不够,粗口来凑)特别是主演的问题,路人甲清兵乙揸流滩唔紧要,你主演啊大佬,丢你咩真系。不过有几集还是有看点的,E6E7《台北港男港女》的女主的角色造型,E9《骨与欲》李尚正的表演,E11E12《碌架床》的社会问题。

25分钟前
  • 人x太多
  • 较差

11、12集最佳,为了房子,两兄弟可以打死不搬出去,看谁耗得过谁;可以主动戴绿帽;甚至强行要医生剖腹产,丝毫不在乎妻子和孩子的健康。他们知道凭自己的本事一辈子也买不起一套房,所以在绿帽和没有房子之间选择了前者。细思恐极的是,两兄弟都不育,他们的爸爸是否也是不育……6、7集次之,探讨了“蓝鲸自由游戏”,每年都有无数人因此丧命,比邪教还可怕。1、2集告诉我们,爱护宠物没有错,但谨防因为同情心泛滥而上当受骗。第3集是一步错,步步错,有时候你想要弥补,殊不知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严重。每一集都很反转,同时又有许多社会隐喻,一部很有深度的电视剧。虽然每集的主角都不同,其实互相之间都有关联。第2集陈振邦冷落伊娃,才有了第3集伊娃和同事喝酒;又比如第1集陈振邦同学会见到的炳哥是第5集的主角。

28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向西村上春樹的文本與彭浩翔其實有幾分相似,都有低俗、小人物、荒誕元素,但相對彭,向西滲入較多社會性和現實元素。即使較生活化,其實兩者所顯露的都只是小聰明,停留在單向諷刺狀態,難以讓人有甚麼反思。而製作方面,其實只是一般網大質素,但在香港來說已經算是中上的了。網民一面倒說本劇充滿「港味」,若果「港味」等於低俗粗俗下流的小聰明,和一些流於表面的嘻笑怒罵式政治嘲笑,那港片和港劇就真的快末日了。

32分钟前
  • Mr. Fahrenheit
  • 还行

台词、拍摄都是非常地道的港味,幽默又讽刺。选取的都是社会热点题材,非常有意思。

36分钟前
  • 南宫寒冽
  • 力荐

有几集是非常好看的

39分钟前
  • JessieY
  • 推荐

太精彩了,对世间百态都嘲讽和物化嘲讽到拍案叫绝。最后一个故事更是完美收官。

44分钟前
  • 椒盐豆豉
  • 推荐

可能是好久没看到一部好港剧了,觉得挺好看的,脑洞大,尺度也不小,主题讽刺意味十足,故事也介于无聊和费脑之间,找回了以前看港剧下饭的感觉。

46分钟前
  • 阿怪
  • 推荐

挺港的 有点彭浩翔的感觉 最喜欢那个去台湾的故事 很惊悚!

49分钟前
  • hlqb
  • 推荐

方寸香港,喘不过气的拥挤地方,片头出现的真实荒诞新闻,恐怖之处,就是它是真实在现实当中。整部剧独立但偶然,反映着感情的脆弱,房价的畸形,手机的上瘾,都市男女的快餐文化,让人拍案叫绝。骨与欲跟上下床拍出来了,其他感觉一般。

50分钟前
  • YW
  • 推荐

阅兵式好看,这个不好看。

55分钟前
  • 你的益达
  • 力荐

3.5。制作精良,主题乐不错,但故事粗糙。短片体量,叙事依赖反转。《双层床》>《台北的港男港女》>《动物传心师》,这种两集的单元剧还有点意思,单集的剧情就大都语焉不详了,《骨与欲》人体解剖、结尾反转什么鬼。也有硬设定之嫌,比如胡杏儿一角的动机,很迷。

57分钟前
  • 居无间
  • 还行

港味十足,台词话糙理不糙,直面香港社会现状,近几年看过最好看的一部港剧。

1小时前
  • 单车少年的救赎
  • 力荐

都市奇情故事会,有几个篇章就很得意,最终都无外乎人类愚蠢的自以为是

1小时前
  • обломов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