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民

大陆剧中国大陆2014

主演:陈宝国 / 冯远征 / 牛莉 / 蒋欣 / 梁林琳 / 任帅 / 刘敏 / 霍亚明 / 舒耀瑄 / 刘向京 / 冯国强 / 白志迪 / 陈月末 / 林一霆

导演:张新建 / 王滨 / 张开宙

播放地址

 剧照

老农民 剧照 NO.1老农民 剧照 NO.2老农民 剧照 NO.3老农民 剧照 NO.4老农民 剧照 NO.5老农民 剧照 NO.6老农民 剧照 NO.13老农民 剧照 NO.14老农民 剧照 NO.15老农民 剧照 NO.16老农民 剧照 NO.17老农民 剧照 NO.18老农民 剧照 NO.19老农民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3 04:02

详细剧情

  历经百年的动乱,古老深沉而又多灾多难的中华大地总算迎来了和平的曙光。位于山东黄河边上的麦香村,伴随着家国的脉搏发生一连串的大事小情。穷苦农民出身的牛大胆(陈宝国 饰)和灯儿(牛莉 饰)相知相恋,但两家父辈仇上加仇,让他们始终无法走到一起。土改风潮遽然而至,地主出身的马仁礼(冯远征 饰)则一夜之间从阔少爷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曾与之有婚约的女人乔月则见风使舵,踏上了革命的一只脚。农村变了新天地,牛大胆敢作敢当,为了守住好不容易得来的土地使出浑身干劲儿,不仅敢于顶撞各种权贵,甚至不惜挑战稍不留神就会掉脑袋的土地政策。                                                                      风起云涌的时代,牛大胆、马仁礼、灯儿、乔月以及千千万万的普通农民,各自谱写着属于自己的历史……                                                 

 长篇影评

 1 ) 2019重温《老农民》

最近重温了下电视剧《老农民》,当初首播时只看过前十几集,这次一集不落地看完后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老农民》是山影的作品,延续了《闯关东》、《钢铁年代》一直以来的现实主义年代戏题材,导演张新建编剧高满堂都是佳作不断的业内大拿,领衔主演陈宝国冯远征也是顶级实力派戏骨了。电视剧这次彻彻底底地把镜头对准了黄土地、对准了浑浊的黄河、对准了绿油油无边无际的麦田、更对准了满手老茧满脸褶皱的中国老农民。

我家乡在豫北农村,离电视里故事发生地鲁西北黄河沿岸也就百余里。因此,在看剧时总是不停地想起家乡在土地上劳作一生的祖辈和父辈,总是忍不住想再回去老家无边无际的麦田上走一走看一看,不想说什么感慨什么空洞的话,只是想再贴近下祖祖辈辈生养的土地。

首先说下电视的表演,陈把农村的倔强农民演绎得淋漓尽致,把牛大胆农民身上的勤奋勇敢、正直直爽的淳朴本色和蛮横粗鲁、重男轻女封建小农意识都天然地融合于一体;冯远征也贡献出一个狡黠怯懦的农村知识分子形象,一个黑五类地主子弟的卑微和农村第一个大学生农业专家的博学清高。后面的剧情看得尴尬无比时全靠陈宝国冯远征两个角色的相声来支撑着看下去。

其次化妆和造型都是极佳的,可以说是近十年来农村风貌最好的电视剧了。

最后,电视里从土改到农业合作社再到人民公社文革一系列年代题材上的尽情呈现,通过一个接一个不停地小高潮来紧紧抓住观众的心,从而娓娓道尽那个特殊年代农民的苦难和温饱线上的挣扎。

当然,作为一个娱乐电视剧,《老农民》也有很多缺陷和不足。

第一,剧本的结构有问题,严重的头重脚轻。看介绍时说故事从土改讲废除农业税六十年的事,还用六十集来讲述,这就很容易联想到同样结构的《金婚》。可是《金婚》作为一个家庭剧来说,一集来对应故事的一年尚可以自圆其说;而《老农民》则以中国人数最多的一个职业一个社会身份农民为主题至少故事上也是以一个村庄为主题,就很难完整表现六十年的大致历程。就电视上的故事而言,从土改到文革占了四十多集的篇幅七成的比例,后面改开后三十年仅仅不到二十集来讲述。而且从质量上来说,后二十集和前四十集完全就不在一个档次上,前四十集从开篇土改到还乡团一个高潮、农业合作化到大跃进大炼钢铁、再到公社化和文革一连串的高潮,中间穿插主要角色之间的感情戏吸引人完全停不下来。而后二十集,主角们的中老年创业经历完全泛善可陈矫揉造作,下一代子女的故事也是无比尴尬,八十年代以来的道具场景漏洞频出出戏太多。不好听得说一句,这剧就是烂尾了,为了配上从土改到废除农业税的主题先行,强行上了尴尬无比的致富戏码。

第二,主要角色年纪偏大,开篇出场时就有弹幕吐槽这儿子看起来比老子还要老。再加上灰土的场景和土味极致的妆容服装,前几集很容易劝退很多人。不过由于农村题材的缘故,这剧无法达到传奇戏《闯关东》那样全民的地步,很多都市人群一开始就不在受众范围内的。

第三,很多人都夸奖该剧揭露前三十年的黑暗历史,但是殊不知后三十年很多事情的敏感度更甚于前三十年。电视剧对于土改的严酷性和大跃进饥荒都有含蓄的描述,文革时的疯魔行径更是到处都是,可是对于后三十年从计划生育到三提五统乱收费再到进城打工农村贫富差距变大乃至农村的衰败衰亡都无一描述。

开篇被批斗的地主马大头的浮财九根金条,最后还是被牛大胆给挖了出来,如何处置这九根金条也完全没有交代。最后已经成为麦香集团董事长的贫农牛大胆,怎么看都有点像当年的地主马大头了,尤其是集资入股的麦香村村民们最后完全缺席时。

麦香集团还是成为一个典型的家族式乡镇企业

 2 ) 壮丽的农民史诗,绝妙的叙事策略

1948至2008这60年里,中华民族从开天辟地迎解放,到艰难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再到改革开放走向繁荣富强,在党的领导下,炎黄子孙用血汗和智慧闯出了一条伟大的复兴之路,谱写了壮丽辽阔的峥嵘史诗。个体的命运从来与国运紧密相连,小家是大家的缩影,每一名中华儿女都与时代同呼吸,共沉浮。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是立国之本,农民是国家和社会的基石,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具有代表性地反映了国家生产力水平和综合国力的变迁。

电视剧既表现了宏观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转折,也从个体层面上讲述了以牛大胆为代表的麦香村农民为吃得饱(求生存)、吃得好(更好地生活)所做的探索和努力。剧集开篇从土地改革讲起,这既是农村发展中的一次根本性革命,也是在广大农民中能实现政治动员,包括将群众组织起来依靠其力量对抗返乡团的合理性所在。打土豪、分田地,让中国的农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千年夙愿,揭示了共产党能得到农民及广大老百姓真心拥护和支持的根本原因,在于顺应民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后来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都为叙事提供了基本背景和动力,一切故事依托此而展开。从情节中可以看出,政策的变化始终是农业发展态势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变化的根本原因。

六十年的发展之路风雨满途,过程曲折艰辛,对于政策,农民既是承受者也是回应者。剧集反映了政策变化下,农民生活改善、地位提高而发自内心的喜悦,也在一定程度上客观表现了政策失误和自然灾害时的血泪与挣扎。在这条前无古人的发展之路上,从各级决策者到农民,人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需要披荆斩棘、不怕失败的决心和敢闯敢试的勇气。剧中塑造的主人公牛大胆,具有着如他的名字一般的性格,怀着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一腔热血,大着胆子搞实验搞变革,敢想敢做,勇于行动,是峥嵘岁月里走在前面的改革者当中的一个代表。他应时代的呼唤而生,满足时代需求,承担起了探索新道路的使命,成为了开路先锋。同时,这也形成了一种绝妙的叙事策略:一方面,主人公的这种性格本身有足够的张力,容易引发戏剧冲突;另一方面,在关于曲折的岁月的叙事中,将观众的注意力从悲惨中转移到牛大胆作为政策的回应者带领麦香村的抗争上来,削弱了苦情的氛围,让叙述相对客观而又不至于窒息压抑。

除主人公牛大胆以外,剧中还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地主儿子马仁礼是第二大重要人物,他为行动派的牛大胆出谋划策,提供智力支持,是在对改革浪潮里农民形象的刻画中,对主人公形象的重要补充。吃苦耐劳的灯儿,爱说话的小转儿,老实憨厚的老干棒等等,构成了麦香村生动鲜活的农民图景。鞠躬尽瘁、关心百姓疾苦的周义虎,时刻不忘“让老百姓吃饱饭”的庄严承诺,并为此付出一生,他在大跃进、文革的艰难岁月里实事求是,坚持一个党员的操守,改革开放初期面对农民自发的探索又敢于承担责任,为民请命,体现了优秀共产党员的品格。除此以外,还有碌碌无为、懦弱自保的干部王万春,上瞒下压、谋求私利的张德富,在文革时期人性扭曲、成为时代牺牲品的韩美丽等,共同构成了历史中的时代群像。

该剧或有美中不足之处,可待商榷。改革开放之后的部分冲突不足,此外有些叙事发展或流于简单,或过于理想化,与实际有所出入,这也是在改革开放后的部分比较明显。如建养猪场、饲料厂等显得有些简单、草率,负俄罗斯开辟土地的部分,似乎有些超前,21世纪初左右中国大多数农民应该还尚未具备自主出国做交易的视野和能力,尤其农民出国尚未如剧中表现得如此自由。然而虽不完美,但作为一部反映三农变化的全景式史诗剧,已比较好地完成了叙事任务,具有着较大的社会教育意义。

 3 ) 除了反思,还是反思

最近看讨论中国经济的问题,针对当下浮躁的实体经济现象(没多少企业真正专注于实业,几乎背后都在搞房地产捞块钱,后果就是现在的人家能拿住你的命脉),有人提到这部电视剧,说是历史重现,特意找来看了一遍。

可是,看到第三集斗地主就看不下去了(还是继续看完了,这就是导演要的效果吧),人一旦被势力裹胁就失去了理智,然后就跟动物一样,把一切的愤怒发泄到别人身上。这个民族就这么不分青红皂白了,然后干的丧尽天良的事还少吗?祸害了多少中国人?毁灭了多少文化?一个民族延续几千年的底蕴就这么被挖空了,根都被抛了。

一个不能独立思考、不反思的民族,它的未来会怎样呢?我们的子孙后代会怎样呢?

艺术高于现实,但是这部剧艺术低于现实,现实的残酷或许因为编剧、导演不忍心弱化了,或许是太真实无法通过审核。好在故事发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疑问,但是还不够深、不够透,看看如今中国社会的城乡二元分化、畸形的贫富分化、留守儿童、农村空心化、大跃进式的城镇化,社会管理低效、腐败,等等,等等,这些问题就是七十年代末没有彻底反思留下的后遗症。世道轮回,规律没人能置身其外。

结尾太过于理想化了,答案在农民,而不是媒体。

 4 ) 老农民---陈宝国

     “戏骨子里有戏”的陈宝国,出演老农民---“牛大胆”这一角色,把一个“土得掉渣的”,淳朴、善良、忠厚、老实的农民,刻画的再农民不过农民了。
      六十年跨度的戏,剧中“牛大胆”与三个女人情感纠葛,是一条很明显的主线,三个女人,不同的性格,牛大胆敢爱敢很,但是内心中最爱的还是灯儿。
      

陈宝国演的“牛大胆”这个农民形象,很接地气,一身的农民味,非常可爱,可亲,可敬。“牛大胆”是陈宝国银幕上“工、农、兵、商”四种角色中的又一杰出人物形象。

 5 ) 一部比较真实的中国农民的故事

电视剧《老农民》以“土改”为切入点讲述了新中国农村的变迁,且涉及到经历的各次政治运动。通过贫农出身的牛大胆、地主的马仁礼、城市小市民乔月这三人,因为出身的不同在历次变革中经历的不同命运。

  马仁礼是出身地主儿子,受过高等教育,响应政府号召将土地分给农民,但仍然没有逃脱“唯成分论”的厄运。对事看得明白但是藏于心中。

  乔月是那个年代造就的最多见的“见风使舵”的小人,虽然可气可悲,但也是那个时候的生存之道。

  韩美丽是“铁姑娘”,是劳模,是典型的盲从追随者,在历次政治变革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无论土改、大跃进和文革,她都是狂热的盲从者,结局也是悲催的。

《老农民》的进步在于比较敢于揭开伤疤,人性、命运、社会、环境、信仰在人生中的作用。陈宝国演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演出了灵魂,好!

 6 ) 希望有更好的作品问世

                         希望有更多的好作品问世
    《老农民》上演十多集后,妻子告诉我很好看,我才坐下来看的。随后,我在电脑上从头看起,并被这部电视剧征服了。在佩服该剧的成功后,同时想到难得有领导为其开绿灯,说明我国正逐步放开反映当代的写实作品了。
     我是长在红旗下的干部,和古华是朋友,结识过中央、省市县的领导。六十多年的耳闻目睹、亲身经历,让我有了个独特的世界观。特别是长期在农村工作队的日子里,接触到了农民,非常熟悉、了解他们。因此看了《老农民》后,有很深的感触。
     然而,世间的一切事物都会有好坏的评论。很多人歌颂,也有人批评。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特别是农民)认为反映了现实生活,可惜他们只能看看电视,不会上网,更不会写评论文章。如果要他们发言,将会有上亿篇的感触、体会。但是很多年轻人觉得不可信,有些人更是认为攻击社会主义,反对党的领导。我认为出现这些现象都是正常的、必然的。
     我的看法有三点:
一. 不能忘记历史,史料留给后人看,特别是失败的教训留给后人借鉴。当代的教训为什么不能及时反映,要等老人们消失后再拿出来?不是说见证人不在了就不可信了,而是现在很多方面基层还在犯着同样的错误(如看不起农民,甚至还在掠夺农民),应该要及时纠正,不能再犯错了。
二. 教育青少年的问题不容忽视。早期,西方预言中国第三代、第四代变修,看来不少的青年变得差不多了。在物质文明水平提高,独生子女的世界里,看不起农民和贫困的人了,老人的话听不进去了。“不要说过去的事了。谁叫你们生活在那个年代?”“老提艰苦奋斗干什么?”“做坏事有报应?鬼才相信。” 特别是近三十年来,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价值观,让年轻人及世人的世界观发生了严重的裂变。社会道德严重滑坡,如此发展下去,将会是什么结果?
三. 文艺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反映典型、艺术性强的作品,才能打动人心,受到启迪、教育。因此有些情节不带普遍性,但不能因此就否定它。如六零年饿死人,湖南湘西就惨不忍睹,全国统计的数字就惊人了。当然,“金无赤足,人无完人,” 有些网友对《老农民》提的意见是可取的,应该得到肯定。
     我曾写了个30集的电视剧(喜剧),反映南方农村、小城市的生活。几番努力,因资金问题,未能拍摄。后来觉得仅是娱乐效果,不能促进社会发展,给人类留下有价值的东西,几年后又重新修改,但还是放弃了。不知哪位大胆的导演能看上,或者觉得有可取之处,也让它问世吧。
     我觉得《老农民》很成功,希望各地电视台都能播放该片,同时希望有更好的作品问世。

 短评

这老哥俩真是有看头!!!

7分钟前
  • 霍林斯
  • 力荐

冯远征和陈宝国演的真好。

10分钟前
  • 花落 思量错
  • 推荐

结尾 烂了

15分钟前
  • Sherry
  • 推荐

近几年水平最高的农村剧了,乡村风貌比隔壁的《平凡的世界》都更真实。就是狗血感情戏注水的太长了,压缩到三十集就完美了

19分钟前
  • 瘦马颊
  • 推荐

用平实有生活气息的拍摄,叙述了疯癫的一段历史。在当下生活的人,都在努力地活下去,可是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么疯狂的氛围。。会不会八十年后的人再来看我们的现在,也觉得现在的娱乐圈疯了。国产剧只有老戏骨们能看了

23分钟前
  • 244790410
  • 推荐

大跃进、大食堂、大炼钢铁、大文革。。。能播出真心不易!

27分钟前
  • Uncle Tuu
  • 推荐

很有点敏感的话题也写进去了,还不错

28分钟前
  • 小玉和呼呼
  • 推荐

中国近现代史的真实写照。虽然戏剧化已经把事情温和了许多,但还是蛮真实残酷的。

31分钟前
  • 轻罗小扇扑流萤
  • 推荐

格局小了点;用台词交代人物背景生硬了点;编剧方面弱了点。但是看到狗SHIT成精后反扑,必须给五星!揭露那段时期的片子太少啦! 另外,针对这部剧,除了有五毛跳出来狂吠之外,还有一些过于年轻的脑残戏谑这场苦难,这才是真正可悲的地方!结尾的地方还有一神来之笔:合影骂巡抚!

33分钟前
  • nwj
  • 力荐

完全是被老妈安利后才追剧的,故事中一些敏感话题的呈现,也让人看到了GD视角的多元化和心胸,应该也算是向前迈了一步吧。演员没得说,个个儿都是角儿,好剧必须有好本子,好导演,沉淀下来慢工出细活儿,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才会真正意义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5分钟前
  • 元宝宝
  • 推荐

1948、1951、1959、1960、1962、1967、1978、1982、1992、1994、2008,这是全剧以字幕出现的年份。从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启动土改,到2008年《物权法》确立土地使用权流转,60年一个轮回。准确来说,故事结束于1994年(59集),抻到2008年是现实政宣需要。该剧最大的价值,还在于以极大的智慧与勇气描摹1949-1978年这段共和国史,60集篇幅基本上也是前30年、后30年各一半。但必须明确,该作未超脱典型的「改开进步史观」。仿佛改开了,农村一下子发展起来。农民在90年代税负异常繁重,李昌平向总理痛陈:「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这些都被过滤了,好歹编剧聪明,把这段跨过去了。高满堂策划的《山海情》对这段历史算补上了。

36分钟前
  • 山微漾
  • 推荐

内地不缺好演员,缺的是好编剧。三个主演演技都很棒!

40分钟前
  • 被松绑的人
  • 推荐

老戏骨就是老戏骨,代入感很强,看的过瘾

41分钟前
  • ✨小宝贝✨
  • 推荐

第二天就考研了。我说紧张,我背会儿书吧。我妈说行,我看会儿电视吧。于是就成了我俩熬夜看此剧,考试居然运气好到爆!

42分钟前
  • 核桃妞
  • 推荐

看陈宝国和冯远征的剧,就是爽快。再不感兴趣的题材,就光看这帮演员也能有滋有味。还没看全,有机会跟上。

44分钟前
  • 晓然
  • 推荐

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好剧。惊讶于如此深刻敏感的故事情节竟然通过了审查。再次印证了现在中国的电视剧市场不缺好演员,唯缺好剧本。大赞。

47分钟前
  • 楚材斯盛
  • 力荐

这两年来难得的一部优秀国产连续剧

51分钟前
  • YDZR
  • 推荐

被感动到不知道多少次,荡气回肠的六七十年,被编剧整得身临其境,又恍如隔世,感慨万千的同时更增添了无限的思考与冥想,也因老妈家的地主成分的原因,看到马仁礼的遭遇更是泪如雨下,还好我爸是牛大胆,跌宕后如今得来不易的生活更显得尤为珍贵,那段岁月一去不复了,如今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生活呢?

55分钟前
  • 怂囧小赫
  • 力荐

当时老爸天天追的剧,还让我帮下载回放看,很用心的剧!

60分钟前
  • 蓝色啄木鸟
  • 力荐

冯远征惊喜,陈宝国颠覆

1小时前
  • 菠菜菠菜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