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之欲火焚身

喜剧片中国大陆1993

主演:林栋甫,张瑜,奇梦石,周立波

导演:张建亚

播放地址

 剧照

王先生之欲火焚身 剧照 NO.1王先生之欲火焚身 剧照 NO.2王先生之欲火焚身 剧照 NO.3王先生之欲火焚身 剧照 NO.4王先生之欲火焚身 剧照 NO.5王先生之欲火焚身 剧照 NO.6王先生之欲火焚身 剧照 NO.13王先生之欲火焚身 剧照 NO.14王先生之欲火焚身 剧照 NO.15王先生之欲火焚身 剧照 NO.16王先生之欲火焚身 剧照 NO.17王先生之欲火焚身 剧照 NO.18王先生之欲火焚身 剧照 NO.19王先生之欲火焚身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2:52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的繁华上海滩,王先生(林栋甫 饰)从小就生活在这里,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男人。妻子王太太(王文丽 饰)整日浸淫在麻坛里,自然无暇顾及丈夫,女儿阿囡(卢焱 饰)更是谈起了恋爱,心中只有男友没有老爸。   形单影只的王先生分外寂寞 ,只能找到被贬职的小陈(宗晓军 饰),两人互相作伴,一起消磨时间。就在此时,一位名叫伊雯(张瑜 饰)的舞女出现在了王先生的生命里,机缘巧合之下,王先生竟然成为了将伊雯救出水深火热之中的救命恩人,两人之间牵扯出了一段情缘,不过这一切,可不能让王太太知道。

 长篇影评

 1 ) 讽刺漫画已不再

原来就是《老夫子》的鼻祖啊。

漫画、动画、默片、恶搞(例如《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还有武侠片)等各种样式杂合。王先生还不时跳出来面对镜头说话(个人不喜欢,让人出戏)。

周立波简直是本色出演啊,一看就不是好人。

“王先生”这个漫画人物是叶浅予创作的,登场于1928年《上海漫画》创刊号,这个人物后来也影响到了漫画家朋弟,他在1937年开始创作“老夫子”、“老白薯”,而后来一位从大陆到了香港的漫画家王泽,直接盗用了朋弟的的相关人物形象创作出在香港影响巨大的《老夫子》。显然朋弟和王泽都得感谢叶浅予。

那个年代诞生过不少漫画名家和经典人物,至今依然有影响力,例如三毛,这些作品往往都有很强的讽刺性,对时代的种种作出鞭挞揭露解剖,作品也很受大众欢迎。但49年以后,这些漫画家要么远走港澳台国外,要么转型,作品大多不能看了,像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全是好人好事,而且情节一点也不好笑。80年代讽刺漫画一度回暖,丁聪、华君武、廖冰兄、丰子恺都是耳熟能详,还有不少“小家”,例如曾经风行广东的《乐叔和虾仔》(主创之一梁祥是工人业余画家),还有“陈懵吉与荒唐镜”(方唐创作),都是《周末画报》的经典,当年一纸画报简直“洛阳纸贵”。90年代不但讽刺漫画几近销声匿迹,连讽刺时弊的相声小品也不复存在。

 2 ) 旁观者王先生

一部画风清奇的漫改电影😂看完觉得这也许才是正道,日系漫改可以学学👌🏼还真挺喜欢片头片尾电影变为漫画漫画变为电影的这种后期,现在看起来依然可爱。感觉早期电影也很少有这种主人公“有意识”面对镜头的拍摄手法,93年的电影的主人公直接对着镜头对观众说话还真挺新奇,觉得很创xinr😂(对没见过世面的我来说)

依雯跟王先生那一伙四个人讲自己被绑去与佐佐见面那段很好啊,拍摄上第一种景是正常依雯和佐佐见面,第二个景我们发现他们好像舞台剧上的演员,第三个景是王先生等四位在舞台下的座位上盯着前方看得津津有味,第四种景又回到现实:王先生四人围着依雯坐在桌边热切地期盼她接着讲故事。把自己的事儿说给别人听,说的再好别人也只是像看电影似的当故事看了.......

 3 ) 戏仿第五代

胶片版《王先生》25元值回票价,林栋甫讲宁波话,周立波讲浦东本地话,小陈讲山东话,奇梦石讲广东话,完全原汁原味上海本土方言B级cult片,比电视里放的普通话版本嗲太多,张建亚不愧第五代戏仿鬼才

 4 ) 把漫画拍成电影会是什么样?

片名是噱头。

肯定是的。

因为这部片子虽然讲得是欲望,却非男女间的欲望。

欲望何来?欲望来源于对生活的不满。欲火焚身,说明生活处处是不满,而且没有出路,没有希望。

这部片子讲的是社会的肮脏,像歌女伊雯说得,世界上总还有个地方是干净的。可是她上哪儿去找呢?等了五年的袁达生都成了汉奸、投靠日本人,她哪儿还找得来希望?

王先生,有一个胖老婆只会打麻将,整天上了床就横着睡,有个朋友,还总跟他“斤斤计较”,遇见女神,也顶多在梦里想入非非,带了她回来还被老婆一通打。王先生苦。

陈先生,王先生的朋友,总被他耻笑,想遇个桃花却还被说是下流,碰上个喜欢的女人还是可望不可即。陈先生苦。

王太太,家里掌着一个碌碌无为的丈夫,每天凑朋友打麻将,王先生领回来一个漂亮女人,却也什么都没法说,只能收留人家,尔后出现危险,也只能自认倒霉,王太太苦。

伊雯小姐,表面风光的当红歌女,被富人们挣来抢去,活在权利和金钱之中,等了五年的青梅竹马,回来却早已叛了国,偌大社会容不下她、找不到一寸干净的地方,伊雯小姐如何不苦?

说白了大家都苦,袁达生为何投靠日本人?他一定也苦。沈会长坐上那么高的位置,陆老板手下那么多打手,最后都惨败于日本人,他们怎么不苦?

这样一部喜剧,轻则逗人笑,重则逼人假笑。

把漫画拍成电影就是这样,诙谐、一针见血的小故事,无限放大,由一个几寸简笔画变成放映在超大银幕上的电影,如何让人不受震撼?本来可以笑笑一过的小想法,如今逼人反省。
影片穿插的漫画风格给人营造轻喜剧的效果,却也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他王先生本是画中人。

最残忍要说王先生最后那句话:倒不如趁早回到画中,图个清静。
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呢,没有干净的漫画可去躲藏,只能默默走出影院假装自己什么都没看懂。

 5 ) 王先生之欲火焚身

根据叶浅予漫画改编的电影,剧中人物和造型也像漫画一样夸张古怪,无厘头式的表演,几个男人躲订床底下的情节与九品芝麻官如出一辙,不知是谁模仿谁~~

 6 ) 放在电影史上的二三思

       95年的这部电影真潮,但可见导演当时已经是“见多识广”,对拼贴、戏仿等可谓不陌生,对早期的欧洲片和好莱坞片子也了然在胸,还大量地借鉴了港片的喜剧元素。
    后现代思潮的高潮期?
    当时的电影娱乐思潮正当时,这样的片子在娱乐性质上是很成功的,但似乎中国并没能形成成功的商业娱乐片的喷发。而王先生这部片在大陆有很大的创新,也似乎没有好的接班者或后来者。
    听闻在大学生电影节获奖,觉得那时的大影节品味还不差。

    关于“后现代”对意义的结构:仿佛所有的崇高都不在了,如老王和小陈作为市井小民更注重身家性命,沈会长和陆天宝为美色和面子逞凶斗狠,达生更以汉奸的身份回归,王太太对伊雯面上一团笑背后使刀子,凡此种种。只剩下伊雯是一个傲骨、坚贞、爱国的人(但最后送王太太的珠宝也是假的)。可是,必定有一种“操守”是存在的,不然何以推动情节发展?若沈会长和陆天宝皆因为好色而对伊雯紧追不舍,那最后为了抢救伊雯血战而亡却是为何呢?达生更为伊雯挡枪而死。所谓的美色,它有这么大的力量吗?所以,伊雯并非只是代表美色,她更是一个被当做“最高信仰”的存在,虽然所有人也不知究竟是什么。
    昆丁的电影也往往如此,人物可以各种没节操,但在《低俗小说》中有正义感的最终有好报,在《无耻混蛋》中价值取向也是鉴定为反法西斯。所以,解构一切是不可能的,取消意义也就意味着文本没有了价值。周星驰的电影再无厘头,最终总得认同大众的道德取向。


漫画与实景的衔接
转场上的巧妙:如王胖嫂说到“门外有狗”接下去的镜头是一只狗和三个人站在门口
人物造型上的漫画化:如怪异的鼻子和头颅,高瘦异常的王和胖墩墩的陈
恶搞片段:王先生的梦境——《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
陈先生梦境——《公民凯恩》?
开会的片段——样板戏
戏仿片段:《战舰波将金号》的三个石狮子、“敖德萨阶梯”、电视剧《西游记》中琵琶精迷惑猪八戒(伊雯迷惑黑帮小二)
动作显现的港片武打元素,虽然钢丝还在上面晃来晃去
描画市井小民的猥琐:贪生怕死、对金钱的斤斤计较,皆很有周星驰式的无厘头意味
初步的“数字化”:人被三轮车压过之后变得扁平
默片风格的运用:回忆片段中只有字幕与口型,加上配乐(虽然显得有点过火和幼稚)

 短评

居然真的是周立波

6分钟前
  • 还行

90年代的《大电影》,难得一见的海派喜剧,国产后现代杰作。真人与漫画结合,各种特摄片特技,若干中外名片名段戏仿。化妆用了很多假体,尤其是各种假鼻子,吊钢丝清晰可见。周立波又痞又娘的恶霸演得不错。胶转数国语原版@资料馆

10分钟前
  • 一只麦麦
  • 推荐

张艺谋——交友不慎~爱森斯坦——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

15分钟前
  • 丁一
  • 推荐

在新时期征用30年代的素材对上海摩登进行想象。

20分钟前
  • 鸡头井。
  • 还行

捏他无数啊,从红灯记一直到红高粱和霸王别姬。

25分钟前
  • 科学的京兆眉妩
  • 推荐

蛮搞笑的

27分钟前
  • 虞葱葱
  • 还行

比《一步之遥》好看一万倍!

28分钟前
  • 盲聋哑
  • 力荐

玩儿得太炫了,什么间离效果、打破第四堵墙、达利、蝴蝶夫人,尼玛简直太牛逼了~

33分钟前
  • 伯樵·阿苏勒
  • 力荐

♨两个蛋熬汤,一个鸟味♨

34分钟前
  • shininglove
  • 力荐

一直觉得中国老电影的一些处理方式相当先锋啊,漫画感大好. 故事不如《三毛》精巧,但小桥段什么的还是很带劲呢. 恶搞了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乱世佳人和教父噢~而且惊现 周立波 噢~

35分钟前
  • 蘇湛
  • 推荐

周立波是喽喽甲~

40分钟前
  • Outyouhead
  • 推荐

中国大陆十七年前的后现代表现主义杰作,敖德萨阶梯上的大红灯笼在红高粱地里高高挂

45分钟前
  • 狗子
  • 力荐

妈特皮~

48分钟前
  • 仁直
  • 力荐

张建亚后现代三部曲第二部,挺荒诞的,这人物造型一绝,尤其男主角火星人的头颅,简直了,看点是周立波。

4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戏仿的再多也不能说明自己好,粗俗是一种态度,庸俗只是庸俗

52分钟前
  • 狮子青铜
  • 很差

#资料馆#刷书学中影史时对这部印象极深,戏仿迷影溜到不行,和梅尔·布鲁克斯一个味,哎嘛太好笑了,我能指它乐俩月;《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乱世佳人》《战舰波将金号》《蝴蝶夫人》…neta应接不暇,观众门槛挺高;真人漫画结合、分屏、打破第四堵墙、浮夸画面特效、剪辑玩出花;惊现周立波!

56分钟前
  • 穿山
  • 推荐

张建亚不愧是内地最有想法的导演之一。

59分钟前
  • 易老邪
  • 推荐

胶转数的效果居然不错。明明是国语版,哪来的老卵上海话?问了诗歌,说是有个配的沪语版。片子就是混搭乱搞,觉得王先生长得很异形啊……散场后,银发老太(资料馆一霸)一边批评女孩看手机一边评价说:这是个烂片………

1小时前
  • 木卫二
  • 还行

@电博;重看仍觉得嗲了要西,漫画之夸张无损戏谑面具后知识分子惯有的书袋和思考,处处可见戏仿,甚至以直视镜头的方式让观众打破观影感,隔空间离依然让今人很有代入感;可惜是普通话版,方言版才过瘾,林栋甫乃神人~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1小时前
  • 小周每天都很困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1